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人们环保认识的不断深入,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成为各行业领域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在工程建设领域,绿色施工理念是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重要组成。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加大对绿色施工理念的指导应用,对于降低公路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往往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加大对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1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存在问题
1.1路面下沉
软土路基内部空间较多,土质含水量大,也就会加大压实处理难度,容易引发路面下沉问题。同时,部分软土区域会受到地下水长期冲击,软土地基中过滤带在冲击下导致地基强度降低、引发路面下沉。同时软土地基材料有其特殊性,在处理施工中无法统一强化整体,因此各阶段软基的密度不同,公路工程各路段密度也存在差异,导致地基下降高度不同下路面呈现高低不平的特性,不利于保障交通行车安全。
1.2压实度低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区由于地质情况特殊,其自身承载力低、松散性强、易变形的问题,在软土路基处理施工中地基内部沙粒间存在空隙,会加大压实处理难度。在软土地基压实处理不到位的情况下,会影响到整个地基建设稳固性、质量。受软土地基材料特殊性影响,其渗透力强,在天气因素影响下雨水通过软土地基缝隙进入地基内部,会导致地基变得松软,难以高质完成压实处理。
2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总体措施
2.1节约能源
首先,加大对工程施工相关人员的节能降耗宣传教育,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在施工工地张贴警示标语,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等,完善节能降耗管理机制。其次,根据施工生活、办公以及施工等不同场地,设定不同的节能目标,并进行定期的核算、评比等工作,促进节能措施优化改进。最后,在施工方案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视选择低能耗施工工艺,合理规划施工顺序,提高施工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2.2节约材料
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对施工材料进行统筹评估,坚持材料的就近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同时做好边角料、废料的处理与利用。同时,合理规划安排材料采购,降低材料现场堆积毁损;安排材料进场顺序,分类堆放、保护;加大材料运输与装卸管理,避免浪费。合理制定材料限额、损耗指标,定期盘存、核算,作为施工相关人员考核奖惩依据。
2.3环境保护
软基处理中,加强环境保护需要加大扬尘、噪声、污水、光污染控制以及植被保护。一是在施工材料各个环节通过遮盖、洒水等措施,降低扬尘污染;二是在居民区设置隔离围挡,尽可能白天施工,加强设备降噪处理等,降低噪声污染;三是加大施工材料对地表水污染的控制,并在存放区设置隔水层,以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四是避免工地照明强光向外部照射,并合理设置遮光布,避免光污染;五是在取弃土场时,采用分片区方式,最大显著减少植被破坏面积,同时进行植被移栽保护,及时恢复临时占地植被覆盖。
3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绿色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浅层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要结合软土地基的深度选择合适的加固施工技术,若软土基地深度不超过3m,则常采用排水垫层或换填加固施工技术。若使用排水垫层施工技术,则要按照300~800 mm的范围要求控制垫层厚度。排水垫层施工应选用碎石或砂砾,要确保上述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同时在进行排水垫层施工时,需注意铺设垫层时,要对路堤脚部位进行延伸,一般应延伸0.5~1 m。
若使用浅层搅拌加固技术,则要控制厚度小于2m,将水泥和石灰掺入湿陷性黄土、非饱和软土、素填土中,提高土体整体强度。此外,对于较浅层的软土地基而言,工程人员还可使用换填法进行处理。施工人员要按照设计方案对软土地基部位进行开挖,并关注软土层的开挖深度,当与施工方案要求相符时,可将高强度的土体、砂砾等填入其中。完成上述操作后及时进行压实处理,确保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强度和密实度达标。
3.2加固土桩法
加固土桩法主要是利用加固材料与原土地混合提高软基强度,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石灰等材料的运输、堆放,以及喷粉或喷浆施工等,都对周边环境及水体造成一定的破坏。应用绿色施工,则需要做好以下优化措施。
第一,材料供应。土桩加固材料主要为水泥、石灰等,这些材料从生产、运输、堆放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污染都较为严重。因此,在材料选择中,需要选择资质达标的厂商;材料运输及装卸中,需要选择环保运输车辆,并做好扬尘控制;材料堆放中,需要在现场设置专门的堆放场地,并采用防雨布等材料进行铺垫、覆盖,避免水泥污染土地。
第二,灌注施工。在粉喷桩喷粉施工中,为避免在加料仓上料过程中产生大量扬尘污染,需要为施工人员做好粉尘防护后进行人工加料,并且在料仓设置围挡,避免粉尘扩散。高压旋喷桩施工需要建设搅拌池,做好底部硬化密封,避免浆液向地下渗透,污染土体和水体。此外,在加固材料灌注中,要避免钻杆喷嘴在喷灌状态下提升到地面,导致加固材料外漏的情况。通过平整回填场地,地坪标高高于设计桩顶,标记钻杆等措施,有效避免材料泄露情况。此外,在灌注施工完毕后,还需要及时清理废料,回收利用。
第三,水系保护。加固土桩施工前,需要编制水系保护方案,避免加固材料污染水体,并且材料存放与浆液搅拌应当远离地表水,避免污染。水源保护区一般补材料该法进行软基处理。
3.3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施工技术
采用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进行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工程人员要关注科学选用合成材料。在合理使用合成材料的基础上,可有效的对路基荷载进行分散,同时可起到排水、隔离、反滤以及加固作用。合成材料一般稳定程度较高,在抗压、抗拉、抗剪等方面都有较为优异的性能表现。使用合成材料可制作成强度和刚度较高的复合体,包括桩体、墙体等,将上述结构应用在软土地基中,即使路基塑性被破坏,土工合成结构也将有效控制破坏程度,降低沉降幅度,确保破坏程度在可控范围内。
3.4CFG桩法
振动沉管施工优化。采用振动沉管施工,能够避免弃土环节,从而有效节约弃土征地,并且不用运输弃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同时,振动沉管施工能够挤压密实土体,从而有效提升软基承载力,但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避免挤压土体对浇筑完成桩体造成破坏。对于振动沉管施工中,料斗与套管接触可能会产生噪声污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在料斗与套管连接处增加隔震装置,降低噪声产生。在加料过程中,为避免料斗振动造成混合料泄露,需要由专人控制料斗,节约材料,降低损耗。
结论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当涉及到软土地基时,工程人员要做好详细的地质勘测,了解地质结构,以针对性的制定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方案。作为施工人员,要明确不同深度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要求,要加深对各种加固施工技术的了解,具体包括浅层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静动力排水固结加固施工技术、预应力加固施工技术等。同时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要以实际工程条件为依托,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媒介,真正的提升公路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洁.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2020,(9):118,120.
[2]胡雷.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7):2160.
[3]郑飞.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1785.
[4]袁丰斌.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9):253-2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