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   作者:曾小凤
[导读] 随着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日趋成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呈井喷式增长趋势,这为监测数据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曾小凤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随着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日趋成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呈井喷式增长趋势,这为监测数据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是我市实现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关键。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管理
        引言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是人们认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基础,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是海洋行政管理职能之一,同时也是推动监测数据为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环境保护决策水平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逐渐渗透进入传统的监测模式,高科技与传统模式的结合,业务化监测和在线监测的并行,也相应改变了海洋环境监测日常的工作和管理方式。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生态用海理念的提出,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服务也相应产生了新的需求。
        1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基本内容
        众所周知,海洋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且尺度较大的系统。由于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人类活动与行为存在差异,因此,确定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基本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需要根据具体的海洋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实际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来制定具体的内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应当是一个综合的体系。
        2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管理措施
        2.1积累了系统全面的长时序海洋生态环境监
        测数据资料多年来,广西钦州积累了系统全面的海洋监测数据资料,监测与评价的信息产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过程,信息产品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大部分监测工作如海水水质监测、入海污染源监测、生态系统监测等已实现业务化运行,已积累十余年的历史监测资料。其中,部分站位水质监测数据资料累积已超过15年。这些长时序数据资料对于进一步深化海洋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科学认知,综合评估广西钦州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预测未来面临的海洋生态环境形势等具有重要意义。
         2.2不断完善现有的监测技术
        目前,广西钦州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所应用的技术与我国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市现有的海洋监测技术仍然不够完善,所以,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我国发达城市合作,通过交流、协作等方式想方设法从各个方面对我市现有的海洋监测技术进行优化与改进。有关的涉海部门要充分结合我市海洋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积极派遣有能力、有潜力的技术人员到省外进行进修与学习,以帮助我市引进更多的新方法、新技术。同时,相关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单位要注意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与先进监测技术,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针对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有关的培训工作,以帮助更多的工作人员学习、掌握先进管理办法与新监测技术。另一方面,有关的涉海部门还应当尽可能地参与到国内、国际化海洋事务中,以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加快先进经验汲取的步伐,从而积极地为提升我市海洋环境监测质量寻求新的办法与突破点。
        2.3提升实时、长时间序列的海洋监测能力
        目前,海洋水质监测主要是采用现场人工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的方式,难以取得高时效、高覆盖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对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造成了阻碍。虽然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企业有百余家,但多数企业所生产的仪器设备和装备是应用在淡水、空气和土壤的监测,仅少数企业在逐步向海洋领域渗透。核心部件、关键零部件等多采用国外的产品,国内自主研发一些监测设备缺乏成果的标准化鉴定,需加快打破技术壁垒,形成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发链和产业链。


除基础监测技术的应用外,中国海洋监测体系的建设注重引入日趋成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如水下滑翔机、水下机器人、无人机、水下无人潜航器和无人艇等在监测业务方面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在关键海区建立多参数、长期、立体、实时监测网,有效、连续地获取和传递海洋长时间序列综合参数。
        2.4业务化监测数据的质控技术
        主要通过齐全性检验、站位基础信息质控和站位监测参数数据质控方法来保障数据质量。齐全性检验主要是检查监测任务、区域、站位、要素、参数和频次等上报是否齐全;站位基础信息质控使用空间位置检查、重复记录排查、平行样检验方法来排查异常;站位监测参数数据质控则包括:数据值域一致性检验、逻辑一致性检验、参数值时间分布检验、参数值空间分布检验、离群点检验和生物种名检验等方法。
        2.5产品制作与服务技术
        根据各监测要素的特点,设计的监测统计产品包括:(1)针对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包括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生物质量等监测要素,设计了站位评价、单因子评价、参数统计、变化趋势等统计产品;(2)针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等生物监测要素,设计了多样性指数、多样性统计等统计产品;(3)针对二氧化碳、海岸侵蚀、红树林、珊瑚礁等无评价标准的监测要素,设计了综合统计产品;(4)针对陆源入海排污口、入海江河等入海污染源监测,设计了污染源评价、入海排污量等统计产品。
        2.6对监测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高度依赖于高素质的监测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讲,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结果是否精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否过硬。基于以上分析,相关的海洋环境监测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针对监测人员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讲座以及其他形式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认识,让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专注度。
        2.7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理念的监测评价单元
        全球范围内海洋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日趋严重,发达城市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方面,考虑海洋环境区域特征,划分适宜的评价单元,选择区域特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我市在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技术发展建设的技术支持体系方面仍有不足,尚未建立专门的富营养化监测与评价战略,对营养盐的监测仍停留在营养物质浓度监测阶段,没有从导致富营养化现象的综合生态效应角度开展评价。现有监测体系的评价单元大多是以行政区域来进行划定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难以科学、全面地评估生态环境问题,进而无法给出能实质性解决环境问题的管理对策。如何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理念与方法的监测评价单元,探讨不同管理制度和自然环境背景下的基于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价体系是工作重点考虑的一项内容。
        结语
        随着地球可用资源逐渐减少,对海洋资源进行全面开放,无疑是解决资源危机最为及时的手段,所以21世纪已经逐渐成为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所以各方面的任务也就愈发艰巨。而环境监测的最终质量对于海洋环境进行分析的重要性是相当重要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够帮助人们充分认识到海洋的环境状态。我们必须依托现代科技,不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缩小与省外发达城市的差距,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最为有效的促进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为我市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最为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秀兰,陆玮静.我国环境监测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与发展,2016,28(3):37-41.
[2]曹丽娟,陈烽,姜雯斐,等.北海区执法监管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10:104-108.
[3]路文海.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管理技术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16-20.
[4]董莹莹.完善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法律途径[D].中国海洋大学,2008.
[5]杨翼,路文海,崔晓健,等.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5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