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52119850725XXXX
摘要: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然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各个制造领域,尤其是在工业制造领域,机电一体化已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并为整个工业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工业制造中,工业集成技术真正有效地将机械和电子集成在一起,从而实现最佳的管理。因此,各种集成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大量时间、劳力和金钱,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最大程度地使工业生产更加完整。智能制造还使工业生产工作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从而帮助公司获得更高的利润和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运用
引言
现今,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普及,对制造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技术条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为载体,加强智能制造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将有助于更好填补智能制造技术的空白,提高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水平,使智能制造技术能从技术创新角度,为制造行业及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弥补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不足,为智能制造技术更好地满足多元化技术应用发展需求夯实基础。
1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含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各种机械制造系统技术以及电子信息处理系统技术,同时也包含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电子技术,在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各类高新技术成果融合在一起,结合开展相应的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作为目标,对相关技术研发实施的全过程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优化,提高整个信息技术系统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效率,提高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整体管理效率,并在保证高质量运行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成本能耗。机电设备一体化技术主要包括系统机身、框架以及各类相关连接基础设施,在搭建连接设施过程中,运用自身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对系统主要运行物理参数和具体运行系统状态信息进行自动设定,将这些信号数据转化为自身可以识别的相关信息。根据各种相关信息传输的指令要求,对运动部件进行实时控制,确保系统正常安全稳定运行。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技术在相关信息采集传输操作过程中,还要根据既定的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传输。实现智能化和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包括自动计算机、可远程编辑的微控制器以及逻辑电路等部件组成。将上述部分进行整合管理起来,明确各个功能部分之间的功能分工和合作关系,进而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技术运行管理效率,使制造行业不断发展和创新。
2智能制造
伴随时代的进步发展以往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在原有的生产加工技术基础上创新性的融入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形式,使得机械制造业开始朝着更加深远的方向发展。机械化是当前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为了能够提升工业化产品加工制造水平需要不断对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从而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生产制造需要,在提高产品生产加工效率的同时节省产品的加工成本,实现对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从当前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智能制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智能制造技术,另外一个是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技术是指技术人员借助计算机模拟系统来实现对所需要加工产品的精准分析,研发人员借助研究结果来完成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提高产品加工生产的时效性。智能制造系统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由智能机器人和专家共同组成,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有效代替制造工程中的人力消耗。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
3.1数控生产技术的运用
我国制造业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入运用。
制造型企业已经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努力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生产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初期发展是企业使用智能设备的初期阶段,仿真分析技术的适当运用对制造业的高智能化和企业的运行精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将数控生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应功能有效结合,可以使整个技术的使用效果最大化发挥。此外,数控制造的渲染和集成功能可以更快地反映智能制造的数据和生产过程,从而提高智能制造的整体效率和精度,机械制造企业在制造工作中必须始终将终端设计、实时诊断与处理器的具体工作模式相结合,这是智能控制的优势和特点。对机床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三维仿真,可为机床的生产及其相应的数据提供准确、完整的参考。
3.2智能机器人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适应较恶劣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仿生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以及机器人控制技术等,进一步优化企业生产环境,智能化筛选生产信息,同时智能化地判断信息准确性,高效完成产品生产和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智能机器人技术具有较大实用价值,首先,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拓展企业利润空间,完善企业生产链。其次,可以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实际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优化生产流程模式,以解决传统生产工作中的不足,保障系统运行效率,提高整体生产效率。最后,可以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率,避免伤害工作人员。因为工业生产环境非常复杂,企业虽加大力度监督生产过程,但是无法完全杜绝生产事故,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运用技术化手段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是实现制造产业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的重要方式。
3.3数字化柔性生产线
在工业生产加工领域引进了比较多的加工设备,从实际运行发展情况来看,这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处于一种独立的状态,不同设备之间的联系封闭,因而在工业化加工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信息孤岛问题,本来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生产加工就此就不得不使用一些人工辅助设备,最终会导致在机械设备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一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性能无法有效发挥出来。在工业化生产加工初始设计过程中会充分考虑人工作业操作的方便快捷性,在工业产品生产加工中所遵照的思想理念是流水线设计理念,工业产品生产加工自动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对于一些机电设备的配电作业操作都需要依赖人工的方式来完成,生产效率低下,借助基于智能技术的柔性生产技术形式能够有效发挥出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在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管理过程中会应用到机电一体化技术,考虑到产品生产装配作业是劳动密集工作模式,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服务于人工操作电子信息的推送、数字化物料的配送、产品生产加工信息的分析整理等,在综合整理这些信息之后实现装配工作的模块化、数字化生产,在工业领域打造出机电一体化生产管理模式。
结语
机电设备一体化制造技术与现代智能制造技术完美融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节省大量时间人力,降低设备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操作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应积极加强机电融合一体化关键技术在我国智能机械制造工业中的综合应用和基础研究,以进一步有效促进我国制造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现代工业生产中,智能机械制造已经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技术趋势。只有不断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安全自动化管理程度,实现生产管理工作流程的自动智能化,才会更有效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7(9):133-134.
[2]宋昊.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7(20):115-116.
[3]曾勇.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区,2019(20):23.
[4]李薇,李和清.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和发展[J].内燃机与配件,2019(6):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