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刘媛
[导读] 摘要:渭南市以往的农村住房是以砖瓦房为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质量高,并且具有美化环境作用的住宅装配式建筑在渭南市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渭南市以往的农村住房是以砖瓦房为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质量高,并且具有美化环境作用的住宅装配式建筑在渭南市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为此在今后,渭南市政府要加大对于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力度,并制定出完善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农村住宅;SWOT分析
        渭南市作为全省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推进地区,在2020年时,我市重点推进地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了10%以上,并准备到2025年时,全市达到30%以上,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应达到《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的要求。所以,渭南市政府要在今后加大对于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力度,并制定出完善的发展对策。
        其中SWOT方法是对研究对象的优势和发展进行分析的定性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应用该方法分析渭南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发展对策。
        一 装配式建筑的使用特点
        (一)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以工厂预制为主,并会全部在施工场地进行机械化安装,从中能够节省包括浇筑、支模等环节,从而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施工效率。
        (二)住宅建造标准化
        通常预制构件普遍是重复的标准单元,而且是严格遵照相关流程所生产出来的,所以在质量上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和以往的见着进行比较,装配式建筑由于属于机械化施工,能够保证混凝土配比、砂石等级配满足标准要求。而且在制造构件的过程中,可采用防震措施,所以能充分保证住宅具有极强的防震效果。
        (三)不会造成太多的能源消耗
        以往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并不完善,而且农村不重视环保工作,导致水资源、空气等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同时在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机械化施工,能够避免上述情况,进而可使农村建设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
        二 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
        (一)创建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
        农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渭南市当地政府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创建适合装配式农宅的对策,并委派专业人员向农民传授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以让农民能够对装配式建筑具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农民在选购装配式建筑,和建设方进行项目建设期间,政府要提供必要的经费补贴或者予以相应的支持。
        因为农村住宅和城市相比具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无法遵循城市装配式建筑的理念,为此要建立专属于农村的装配式建筑体系,以符合农村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行优化,然后将成果设置成施工标准,已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设计标准,以使构件达到模式化效果。同时还要采用合适的构件组建成多样化的结构形式,这样便能让农民按照自身的经济实力挑选出满意的产品用于组装,从而突显出装配式建筑多元化的特点。
        (二)建筑形式要因地制宜
        要遵循渭南市的地形地貌和文化特点,来进行就地取材,以实现节省施工成本的目标,这样便可让农村住宅完成改造。站在单体设计层面,把多样化的村落风格巧妙的结合进装配式住宅,优化单元平面,以此形成多元化的建筑形态。

把各种户型进行拼装,组成多样化的建筑单元,并以此为基础,把各种户型的建筑实施整合,以此构建出立体化的建筑群,促进建筑布局的合理性。
        (三)带动农村建设,鼓励企业参与
        渭南市政府要做好组织工作,将农业和教育、旅游等行业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并将一个集丰富历史和文化于一身的农村当做旅游景点,全面研发旅游产品,并调整税收,鼓励当地的企业能够主动的加入到农建工作当中。建筑单位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并通过合理的施工方式来节省造成成本。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在设计、施工、构件运送等环节,均由对应的企业所负责,但是企业之间很少进行交流与合作,也没有实现协调管理,所以无法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进而导致企业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要能够同时具备设计、施工、加工等方面的能力,以真正的成为大规模的企业。此外,也要加大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力度,构建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以保证能够在市场当中站稳脚跟,这样就可让建筑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对于部分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让这些企业能够集“策划、生产、设计”于一身,最终发展成综合性的企业。
        (四)加强产业研结合
        渭南市的装配式建筑想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前提是要培养出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企业,要和技术学院进行合作,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双师型”的教育队伍,并以协同育人的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该方式主要是按照岗位需求,构建虚拟和现实相融合的课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完全符合装配式建筑行业的要求。
        (五)将BIM技术和装配式技术相结合
        BIM技术和装配式技术相结合其实是数字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渭南市的BIM技术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不过这些年在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后,取得了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建设包括设计、生产、安装等环节,不过这些环节处于独立状态,无法实现有效的配合,具体的建设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发现不了隐蔽性隐患,这样极有可能延误工期,增加建设成本,进而无法保证施工效果。而在BIM技术得到普及应用后,让信息、数字技术有效的和装配式建筑结合到了一起,能够参与和管理整个建设过程。利用BIM技术,能够在还没进行项目建设的时候,就对各环节制定出详细的建设计划,从而可防止在施工期间出现问题。同时还能够事先明确设计流程,解决潜在的隐患。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不断优化BIM技术,对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建设工作进行创新,同时还要加大对此项技术的推广力度,以使农村住宅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因而对于居住条件也提出了高的要求。现阶段,渭南市特别重视农村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对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加大了创新力度,为此政府要进行全面性的研究,制定出完善的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打造出健全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以使农村的住宅装配式建筑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洋,刘尚来.农村装配式住宅生态效益量化评价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21,38(03):43-49.
        [2]刘喆,瞿曾楼.装配式建筑在新农村住宅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1):28-30+33.
        [3]柴海华.浅谈绿色装配式建筑在新农村中的推广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6):130-131.
        [4]张入方.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应用[J].居舍,2020(23):193-194+180.
        基金项目:
        本文系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  ——以渭南市为例(编号:WZYQ202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