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郑红锋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郑红锋1 张向海2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屋建筑的需求量逐步扩大,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予以高度关注。
        1身份证号:33022519781213XXXX;2身份证号:41302519701017XXXX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屋建筑的需求量逐步扩大,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予以高度关注。在房建工程施工环节,当遇到软土地基时,相关工作人员要予以高度重视,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妥善处理软土地基,保障房建工程质量及稳固性,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1 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
        1.1 软土地基极易出现变形
        受土质松软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极易在施工环节出现变形,可以由施工前的固体形态,转变为松软稀松的状态。
        1.2 具有较高的压缩性
        软土的压缩系数偏大,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偏高,当受到0.1MPa 的垂直压力,地基便会受压缩外力的影响而出现形变,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在软土地基上修建房建工程,若不能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导致沉降变形。
        2 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常见施工技术
        2.1 石灰搅拌施工技术
        石灰是改善软土地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石灰搅拌桩技术即在软土地基桩基施工当中,对地基部分添加入石灰,以其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来达到提升软土地基稳定性和强度的目的。石灰的质量对软土地基稳定性和强度的提升效果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对石灰进行选用时,一定要非常严格,并同施工前所勘测的地质、环境情况,所得到的化学参数、物理参数等进行详细对照,严格按照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指标掺入石灰,保证软土地基中的石灰达到合适的指标,在石灰开口之后尽量于三个月之内使用完毕,防止石灰因长期暴露空气中还发生质量变化。石灰的选择主要以杂质少、粒度小的石灰为主,这可以防止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石灰团聚的现象。
        2.2 预应力管桩技术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地基松软问题。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原理就是将预应力管桩埋设在软土地基中,有效提升地基承载力。在房建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要确定软土地基的位置,以此确保软基施工的科学性及准确性,防止软基加固处理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在对软基位置进行确定后,即可开始进行测量工作,测量是为了准确定位打桩位置,强化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最后以测量数据为基础进行打桩施工,在软基处投放相应的预应力管桩,从而对软土地基起到有效的加固作用。在选择预应力管桩时,施工人员不仅要考虑到实际施工环境,还要熟悉地基特点,从而保证加固效果。在结束打桩施工后,需要在该位置处设置标志牌,以免加固区域受到破坏。
        2.3 水泥搅拌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处理软土地基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深层水泥搅拌桩法便是其中极为有效的一种。该处理手段既能作用于粉土,还能作用于泥炭土及淤泥质土。在深层水泥搅拌桩中,固化剂是水泥,在深层搅拌机的作用下,能够将施工现场的软土和固化剂搅拌充分,改善软土松软的特点,增强软土的坚实度,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

在运用水泥搅拌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注重以下要点:首先,在前期准备环节,施工人员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与换填垫层法类似,要确保施工现场整洁,选择水化热适宜的水泥材料,并选择性能良好适宜的搅拌机,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并将验收工作落实到位。施工人员要了解搅拌机的搅拌速度、时间等要素,为后续水泥搅拌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具体施工环节,施工人员要采用适宜的施工技术,严格依据施工流程开展施工工作,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查,并对管道内存在的水垢进行清理,在确保管道顺畅的基础上开展施工;另外,施工方要加大检查力度,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规范的现象,以确保整体施工符合建造要求。软土地基的水泥搅拌桩技术方法较为简便,是高层建筑遇到软土地基时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水泥搅拌桩技术主要是在软土地基的土层深处倾倒入水泥,而后对水泥进行充分的搅拌,让软土地基的土层在水泥搅拌过程中同其进行融合,从而达到改善软土地基特性的目的,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更好的进行后续的施工。通过水泥搅拌桩技术,软土地基对高层建筑施工所带来的威胁能得到部分改善,但由于软土地基不只是单一土质结构构成的,因此在施工前还要对水泥同土层之间的配合比进行详细计算,并对不同的土质进行辨别,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过程较为繁复困难,这也是水泥搅拌桩技术存在的缺陷之一。
        2.4 真空预压处理技术
        真空预压技术是在工程施工时,向基坑中填充些块状的有机物,当块状有机物混入土层中时,会影响土壤颗粒的密实度并形成空隙。采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袋装砂井作为垂直排水体打入基坑土中,在软土地基表层的砂垫层上铺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应与土壤压实,不留空隙,避免空气进入内部。这种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在进行基坑回填时由于大量有机物的混入而引起的基坑沉陷。
        2.5强夯置换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时,最为直接的处理方法就是强夯置换法,该类方法主要就是围绕着软土地基存在的根本威胁进行解决,避免原有不良土壤结构形成不良干扰。强夯法的运用主要就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软土地基进行强力夯击处理,促使相应区域能够在不断夯击下形成较为理想的压实效果,有效缩小内部存在的明显孔隙。结合这种强夯法的应用进行把关需要重点关注夯击设备,确保重锤以及起吊设备的搭配较为理想,可以对于软土地基形成较为理想的不断夯击效果,针对重锤的重量同样也需要精确控制,切实保障夯击效果比较可靠。当然,夯击处理方法的应用往往还需要结合置换操作同时处理,对于一些含水量过大,或者是土壤材料比较不适合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处理的基础结构,必然也就需要予以充分置换,促使整个结构能够具备理想的应用条件,避免可能形成较为严重的制约效果。针对置换材料需要严格把关,在确保相应材料质量和性能较为理想的基础上,优先运用本地材料。为了更好提升强夯置换法的应用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采取分层填筑以及强夯手段,避免因为一次性置换和夯击的厚度过大,进而影响到最终整体地基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
        软土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进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合理的使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处理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相关的施工作业者提高重视,同时也要其了解施工区域软土地基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而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安哓兰.高层建筑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54.
        [2] 康国云.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82-83.
        [3] 王力福.浅谈民用建筑软土地基加固技术[J].民营科技,2017(10):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