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华地土地环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529000
摘要:伴随时代的转变,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人们对生活条件和空间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国针对当前城市化建设的情况,提出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并基于现存城市问题进行适当的规划调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与此同时也会使国民形成环保节能的理念。因此,本文将对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展开深入的分析,并针对生态城市理念的贯彻落实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分析
目前,随着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空间的发展需求激增,人类社会正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像环境污染加剧,资源匮乏越来越严重,生物多样性也在减少,地球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也得不到保障,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挑战。因此,以生态城市理念为核心的城市规划越来越得到政府以及设计人员的关注。生态城市规划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同步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对目前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生态城市理念概述和现状
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规划,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筑节能以及低碳城市等概念与技术手段的探索与实践,共同提升聚居环境品质,减少城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环境污染,有效利用资源,使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生态城市符合现阶段的发展形势;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城市化也在不断发展,所以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城市理念,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使城市化能够不断提升,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在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中要注重内部循环,注重环保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落实生态城市理念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过快,人口大量的聚集,造成以往的规划策略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城市策略,一再拼接式的规划无法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规划的效果。同时城市问题如垃圾增多,环境污染以及水资源匮乏的现象日益明显,这些不仅影响了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制约了城市化的推进。对此,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落实可持续发展,加强管理、建立发展战略、优化措施,并落实生态理念,从而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推进我国整体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2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结构以及原则分析
2.1 生态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的特点
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和谐性,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保障人、社会、生态三者的有机和谐统一发展;(2)高效性,城市规划要保障城市运行的高循环性,提升对一切资源的重复利用可能性,要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的高效生态城市规划;(3)持续性,城市发展在飞速的变化与转型之中,城市规划是重要的调控手段,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加强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程度;(4)区域性,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考虑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区域共同繁荣发展,形成城市带动乡镇的局域发展模式:(5)整体性,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保障城市的整体发展一致性,将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融为一体,形成协调一致的城市发展步伐。
2.2 规划结构分析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规划要重视城市结构的科学配置,通过分区和整体的科学划分和整合,实现城市结构生态化,这是落实生态城市理念的基础和前提。在结构规划中需要注意工业区、生活区、公共绿地等几大功能区用地的分配,按照建设性保护整体协调和系统整合、分阶段,重点突出的原则来进行,从而实现有效的生态城市规划,让城市功能得到具体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发展。
2.3 规划设计原则
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生态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
生态建设的过程应该是以环境质量为主要考虑方向,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对生态的保护,在保持原生态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将城市的自然条件发展到极致,通过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式来进行规划,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同时对生态充分利用。
3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点以及措施分析
3.1 注重生态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融入
在城市规划中,生态理念的科学融入要考虑城市产业规划的合理性。合理的产业规划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从而确保了生态城市规划的稳定性。因此,生态城市规划要遵循科学原则,提高城市产业的技术水平,降低产业能耗和提升生态化效益。针对目前城市化中出现的高污染产业要及时进行处理,在升级转型的基础上优化整体结构,加强防护系统的使用,避免在城市建设规划中造成更多的污染。采购先进的设备和融合先进的生态理念,对城市生态环境加强保护,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新技术与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必须要强化对污染的治理。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生态环境承受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走先治理后发展的道路。针对城市的污水治理与环境治理,在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新节能环保治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次,在进行新城区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对于绿色建筑的推广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绿色建筑有利于降低能源的消耗,节省土地资源和水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建筑对水土的污染和大气污染,满足时代的要求,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大有裨益。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需要政府发挥引领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在城市规划部门、城市建设企业以及城市居民之间做好协调工作。
3.3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贯彻落实生态城市理念刻不容缓。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需要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推进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面源污染治理,雨水截流工程,积极推广可渗透铺装和生态屋顶等技术,以减少地表径流。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可以通过加快充电桩、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可以采取相关规划措施解决问题,如完善现有的交通管理体系,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体系;重视城市交通绿化(绿化带、交通岛)建设;对现有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优化,使市民出行更加快捷安全;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居民的引导,大力宣传“低碳或无碳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率。
3.4 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加强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并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设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状况来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在建设过程中要把城市环保放在首位;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使设计和施工部门相互协调,完善生态城市理念的内容,确保城市生态规划管理工作的质量。
4结束语
在生态城市理念指导下,切实开展城市规划工作,不仅需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全体居民的总体环境保护意识,还要健全生态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支撑各项生态城市建设环节的顺利实施,同时明确并实现各项建设要素,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并发挥科技手段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文琦,林树枝.生态理念助推城市转型发展探讨——以厦门市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2021(02):1-4+54.
[2]刘博,徐璐瑶,孙梦雪,吴文涛,张廷甫.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J].城市住宅,2020,27(12):128-129.
[3]张静.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研究[J].居舍,2020(33):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