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魏琳娜
[导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家日益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
        身份证号码:45010419900905XXXX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家日益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新经济常态下,如何做好城乡规划设计,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城乡建设的统筹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从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概况出发,并系统探讨规划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实现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和管理。
        关键词:城乡发展;规划设计;规划管理
        1.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概况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综合协调辖区内城镇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城乡规划法》规定,要制定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包括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明确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的区域,提出引导区域城镇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所以城乡体系规划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的:一是完善和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的客观要求;二是完善市带县、镇管村行政体制的要求;三是切实保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促使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从管辖的小片区域人手,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带县的规划模式。通过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乡规划体系,对区域内城乡的交通运输及其他设施建设和基础规划建设综合安排,使之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
        2.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乡村整体规划方面
        乡村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决定着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效果。但是现阶段在乡村整体规划方面明显缺乏科学性。例如,未能有机融合乡村的发展现状与实际特点,缺乏科学系统的前期调研与整理,按部就班的对其他地区的规划方案进行应用等等。在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如果整体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研究性与可行性,必将对乡村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
        一是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当前,仅《城乡规划法》一部法律对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进行制度规定,但法律体系仍然不够全面,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如城乡规划法仅仅强调了公众参与的相关要求,但对公众参与的具体路径、形式、程序以及操作方式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引。再由于各个地区执政部门相对独立,也没有针对具体的参与要求对群众做出具体的引导,不仅使得公众参与缺乏一定的法律体系保障,同时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二是公众参与的方式有限,宣传力度不够。现阶段,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相关政府网站、问卷调查以及听证会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很难让群众直观而详细地表达自身意愿和诉求,而且宣传的频率和力度也有限,导致公众都对项目规划不知情,这样也就谈不上参与了,最后只能是临时抓几个人凑凑数应付形式,并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2.3 改造难度大且成本高
        我国城市建设已处于改造阶段,各大城市的规划建设整体已经完成,现有的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对以往陈旧的城市建设模式进行更改,以适应经济发展速度并解决人口增加、交通堵塞等城市规划落后带来的问题。尽管智慧城市建设对解决这些问题有较大的可行性,但由于我国城市数量庞大且发展程度大不相同,导致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改造难度极大并且改造成本极高。
        3.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优化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交通、电网、通信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国家大力发展各种基础工程建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新时期的城乡规划改革中,依然要加强城乡规划中电网、水利工程、公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在此建设发展背景下,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3.2加强节能环保能力。城乡发展过程中绿色生态理念最主要的作用就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即绿色生态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要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合理利用资源进行建设和开发。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牢记绿色生态理念,学会节约用水用电,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在城市化建设中可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以及破坏、修建公共设施时可以减少铺张浪费现象。需要统筹谋划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城乡发展走上正确的道路。
        3.3注重人文与绿色建材。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方式,为了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应该真是历史文化与绿色建材的应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保护地区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当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效果,提高材料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绿色材料的浪费与消耗。另外,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认同感,结合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完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缓解居民的生活、工作压力,为居民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健康、安全的人文环境,满足当前城市规划与生态建筑发展需求。
        4.结束语
        城乡规划是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管理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合理的利用土地、协调生存环境、布置城市格局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提高城乡的规划与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并且一定要重视规划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管理与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宏科.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8):32-33.
        [2]李复华.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规划与建设的分析思考及建议[J].中外建筑.2010,(7).
        [3]李迅.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城市规划,2018,38(S2):77-83.
        [4]侯晓成.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