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张可柱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张可柱
[导读]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建筑物是民众工作、生活的关键场所。
        山东天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建筑物是民众工作、生活的关键场所。一旦建设项目施工作业中由于技术运用存在偏差或者工地现场管控水平不高,继而诱发品质隐患,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功用性,降低其使用性能,严重的可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致使人员伤亡。为此,确保施工作业技术的运用成效,保证工地现场施工管控水平,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施工以及施工管理等部门所承担的任务量也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和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加专业和先进的技术与模式。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工程防水技术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企业运转的重要保证,但如果水体在建筑物内传输过程中,出现水管爆裂或水体渗透问题,将对建筑物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对于楼房来讲,当住宅出现漏水现象时,住宅及楼下住宅将面临严重的水患问题,对建筑物内的人们造成经济财产方面的损失。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则是对建筑物内水体传输路径进行全方位防护,以保证建筑物达到相应的防水基准。通常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防水技术主要是以材料、工艺为主,避免房屋出现漏水、渗水等现象。如在对卫生间区域做防水处理时,由于卫生间承接着人们沐浴、洗衣服等日常生活,这就需要卫生间防水基准高于卧室、客厅等的防水基准。特别是对于房屋拐角处,由于整个建筑结构中房屋拐角处部位属于契合式装配工艺,一旦房屋拐角受到水体渗透,则必然对整个结构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在进行防水处理后,还需对整个工程体系进行相应的防水检测,提高建筑物的防水质量。
        1.2电气接地技术
        电气接地技术主要是针对目前建筑物内所存在的电器设施来设定相应的防漏电举措,保证建筑物内电力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短路与断路的现象。但考虑到不同建筑物对于用电基准呈现出不同需求,须针对建筑工程本身所呈现出的结构特性进行电力设定的安装。例如商业用电以380V为基准,民用电则以220V为基准,针对此须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的电力管理措施,以此来保障电力企业的供电需求与用户需求形成精准对接。此外,针对电气接地工作而言,为提高建筑内部电路运行的稳定性,须对每一条线路进行接地处理。特别是对于大部分用电设备来讲,为保证设备本体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电力故障所造成的停工现象,须综合整个建筑物的用电体系来设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的连贯性。同时须注意建筑物内部线路之间呈现出独立工作的特性,通过线路分离施工,避免出现电力传输过程中的耦合现象,以此来提高电力运行质量。
        1.3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是整个项目开设的初始阶段,通过对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建筑物本身所呈现出的结构特性来进一步确定地基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的技术手段。一般而言,建筑物的高度决定着地基纵向挖掘的深度,要想令建筑物呈现出一定的稳定特点,须对地基进行结构化处理,保证其可承载地面建筑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各项负荷压力,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本身所呈现出的荷载压力值需高于结构本身的内应力值。软土地基作为建筑项目开展的一个重要阻碍,由于其含水量较高,内部土壤结构所呈现出的结构力并不足以满足当前建筑需求。为此,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保证其呈现出的结构特性是符合建筑基准的。目前,我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可分为换土法、注浆法、化学加固法等,通过对不同土壤性质进行分析,来确定土壤本身所存在的物理属性及化学属性。换土法主要是指对当前地基所处的软土层进行挖掘,然后换填相应的硬质土,再对其进行夯实处理,以提高土层地基的稳定性。注浆法主要是在软土层地基中注入混凝土,然后通过搅拌来提高地基本身的稳定性。化学加固法主要是在土壤中添加一定的化学原料,使软土地基逐渐硬化,然后通过分层处理形式,使整个地基结构所呈现出的参数特性符合建筑物建设需求。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要点
        2.1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现场施工管理的基础内容,同时建筑质量也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良好的建筑质量能够提升房地产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其获得更好的口碑与市场。而随着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日益复杂,现场施工管理任务更为艰巨,所以对于房地产企业和施工单位而言,都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施工质量管理涉及人员的教育培训、施工技术手册编制、施工材料的检查审核等多项内容,从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就需要对各种材料做好把关,同时对建筑设计方案和技术应用做好审核论证。而在实际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需要对任何一环的施工质量进行把控,通过监管来保证施工水平。可以说,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
        2.2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管理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通过全过程管理来保证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这需要企业将施工现场的所有分项工程、各环节都作为依据,制定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对照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质量标准来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管理。同时根据工期规划施工进度,编制进度预案,然后定期对照预案对施工进度进行分析,如果出现进度过慢情况,则需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到对策,以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2.3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一环,其主要是对施工相关人员的管理。对于建筑而言,人是施工主体,人员的意识、技能等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人员管理工作就需要对参与施工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筛选、把关,并对工作人员在施工中的行为进行监管。在人员管理过程中,企业应严格审核施工人员的资质,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培训。同时为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落实各项施工技术与安全要求,则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制度,采取工作责任制的管理方式,以便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对其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其相关工作职责的落实。
        2.4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安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做好其他管理工作的同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必须扎实推进,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要求的安全生产责任。要做好此项工作,实践中需要企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所有参与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如施工单位要注意做好现场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施工人员提供安全施工培训。监理单位则需要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督促施工方使用具有良好安全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的人员。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管理力度,针对于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施工行为与操作技术都要及时进行严厉处理,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艳.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居舍,2021(03):140-141.
        [2]于延峰,张腾飞,侯科,刘方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居业,2021(01):175-176.
        [3]宋小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智能城市,2021,7(01):75-76.
        [4]王猛,李东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24):38-39.
        [5]汤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7(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