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维护风险管理与运行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廖细梅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源工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集自动控制、大数据处理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变电站成为能源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我国许多经济发达城市都建设了智能变电站。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运维集控中心  湖北鄂州  43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源工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集自动控制、大数据处理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变电站成为能源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我国许多经济发达城市都建设了智能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难度大,工程造价高,科学有效的运行维护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智能变电站的功能特点和变电站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维护的重要策略,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智能网络的使用也为我国能源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智能体系的推广和使用极大地改善了传统能源网络中传输系统的功能,但仍存在许多维护问题,笔者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中安全管理策略。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风险监测;维护;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网络化和科技化的发展,智能体系在电力公司的应用带来了经济效益,因此,相关科技人员的任务是确保智能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定期检测维护。虽然在智能变电站中使用了光纤网络和数字电子变压器,但在传输基础数据和传输保护相关设备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应的智能变电站设置,而且由于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等的飞速发展,变电站信息化可以实现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在同一平台上,这不仅降低了电气设备的成本,而且为充分的维护和改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由于实施了资源交换,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在监测过程中,可以提高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大数据和云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1.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特征
        1.1.智能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
        基础设备是变电站运行中使用的基础设备,是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智能设备。一般情况下基础设备不进行智能化工作,而是采用手动操作装置,智能元件(如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等)与主设备相连,数字技术用于连接主设备和继电屏蔽层进行数字交换。智能变电站可以使用传感器系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由智能变电站运行的计算程序可以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故障概率,工作人员根据智能变电站系统给出的风险数据采取行动策略。传统的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智能变电站自检功能可以替代人工操作,在维护电路的同时避免对电气操作人员的伤害,因此智能变电站比一般变电站更安全。
        1.2智能变电站实现了设备网络共享
        在智能变电站中,这些设备的资源是共享的,主要是每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数字网络采用电缆和线路连接,大大减少了电缆、连接线、终端等的数量,变电站对电网的控制能力强,智能变电站是智能设备和快速通信网络与传统变电站的集成。智能变电所能迅速查明故障的位置和原因,根据智能变电所提供的信息,能源公司可以直接指派运维管理的人员抢修,简化了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流程,减少了变电站运行维护所需的时间,降低了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成本。
        1.3智能变电站的信息智能控制
        智能变电站中大量的智能设备构成智能决策系统,逐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质量,每个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数据被标准化为与其他设备兼容,因此,电气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插座连接,而不考虑设备之间的安装,智能决策系统用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电气设备的实时性能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将评价结果传送至总调度中心。
        2.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安全管理策略
        智能变电站应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组建输电服务队,从工作场所的角度,对所有运行连接进行检查,包括维护、现场检查和施工计划等工作程序,同时,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监督,并在工程竣工后进行复检,确保检修作业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2.1进行标准化现场测试
        继电保护装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维护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对每个环节进行安全管理,以保证每个过程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提高工作责任感,提高职业安全意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各司其职,避免因缺乏工作技术知识而造成重大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因此,应监测所有电路,检查供电地点,建立合理的科学和标准化研究制度,以确保研究工作正常可靠地进行,并确保每个电路稳定可靠地运行。提高相关工人的安全责任意识,迫使技术人员认真履行学习任务。
        2.2合理的设计和维护计划
        现场试验要求维护人员密切监视所有电力系统连接,如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电力线路的运行状态等,密切监视每一个细节。只有在各方的实地调研中,才能为维修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设计出更为合理的维修制度,研究工作要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规划设计详细的方案。维修人员可以根据目前的情况,特别是细节检查,对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技术人员应该从维修水平、设备状态、操作状态和智能检测等四个方面分析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
        2.3预先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一直是输电保护系统维护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输电保护装置开始维护之前,维护人员必须对设施的风险进行彻底评估,对公众调查的结果进行总结,然后编制风险识别表,以进行最终风险评估。在能源行业,任何情况下都有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因此风险识别表必须按照统一的行业标准进行,风险评估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维修工作的全过程必须在安全管理的框架内进行,必须通过专业意见进行,如果相应的技术服务量大,风险系数高,维修过程必须详细,必须严格遵守适当的维护程序。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公司是国家主要的能源单位,其经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不断现代化促进了智能网络的建设。智能体系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可能受到不同风险因素的干扰,我们有必要评估智能体系中的可能风险,并根据现场维护和具体操作控制风险,提高变电站智能化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孟令杰.基于簇状网络的变电站设备管控系统设计与应用[D].山东大学,2020.
        [2]何奉禄,陈佳琦,李钦豪,等.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与发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3):58-69.
        [3]李焕.基于网络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梁正之.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