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张立欣
[导读] 摘要: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施工问题,本文以某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各项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并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施工问题,本文以某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各项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并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1工程概况
        某装配式建筑工程采用叠合板体系,地上6层至8层,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工期紧,可借鉴的相关经验很少。以设计图纸提出的各项要求为依据,结合叠合板的图集,明确各项技术参数,如薄板类型、规格尺寸等。该工程采用厚度为5cm的预制叠合板,并辅以厚度为7.5cm的现浇板。
        2施工准备
        (1)由项目负责人做好安全与技术交底,同时以方案与图纸为依据进行施工计划的编制,为之后正式施工的进行提供参考指导。
        (2)对施工人员而言,应认真熟悉图纸,明确各项规范规程,掌握图纸具体内容,将施工重难点列出。对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应尽快和建设方与设计方沟通解决[1]。
        (3)在施工现场进行临时道路的设置,同时还要在道路的两侧开挖排水沟,以利于现场排水,避免积水对正常施工造成影响。
        (4)在现场为预制叠合板的堆放提供专门的场地,并按照规范的施工顺序采用运输车把墙板及其支撑运输到施工位置。
        3施工工艺
        3.1检查工作
        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测点处的墙、梁与支模水平楞实际标高进行准确测量,并对墙板轴线予以复核,若存在较大的偏差,应对其进行校正。
        3.2支撑安装
        (1)该工程预制叠合板将承插式支撑架作为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不仅安装方便,而且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比传统的扣件式体系好很多。另外,在顶部可设置可调顶托,以便于标高的检查与调节。
        (2)在支撑体系当中,工字梁具体设置方向应和叠合板中的格构梁设置方向保持垂直的位置关系。
        (3)对于起始支撑,其具体设置位置要以叠合板和边支座之间的搭设长度为依据确定,如果搭接长度达到40mm以上,则边支座周围1.5m的范围内可不设置支撑,而如果搭接长度在35mm以内,则要在边支座周围200-500mm以内进行支撑设置[2]。
        (4)支撑体系自身刚度与强度都应达到要求,且水平方向的高度也应达到相关准确性要求,确保施工完成后的楼板底面能够保持平整,如果跨度超过4m,则要在中间部位予以适当的起拱。
        (5)支撑体系要在安装完成且达到稳定后才能拆除。
        3.3叠合板吊装
        (1)叠合板吊装需使用塔吊进行,一般要分成两个班组。吊装铺设应按照按照规范的顺序进行。
        (2)在吊装开始前,应做好和预制楼板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保证供应能够保持连续,使吊装施工得以顺利完成。
        (3)吊装前还要对支座基础面和楼板底部表面等部位进行清扫,以免产生局部点支撑。
        (4)在吊装过程中,应先对边缘处的宽度较小的楼板进行吊装铺设,然后再按照标准程序对剩余楼板进行吊铺。
        (5)在每个楼板上都应设置四个吊点,对于吊点的位置,以格构梁上弦和腹筋之间的交接部位为宜,将与板端之间的距离控制在板长1/4-1/5范围内[3]。
        (6)在吊装时使用的索链应为专用索链,并配以一定数量的闭合吊钩,以此起到对受力予以平均分担的作用,起吊时务必保证均衡,一般单个索链的长度需按4m控制。
        (7)将楼板吊铺到位以后,楼板下边缘不能高低不平,也不可产生空隙,在支座部位产生的难以调整和避免的空隙,应及时进行封堵;对支撑柱也可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楼板底部能够保持平整,没有缝隙产生。


        3.4楼板下层钢筋安装
        (1)将楼板安装完成并调平以后,即可根据施工图开始钢筋的安装施工。
        (2)根据施工图纸,并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对锚固在暗柱当中的钢筋进行处理,并将现浇板中的负筋锚固在安装好的叠合板当中。
        3.5管线敷设与连接
        (1)将楼板下层的钢筋都安装好以后,开始各类管线的敷设及连接,为了给施工提供方便,预制叠合板在加工生产时就会进行预留孔洞的设置。
        (2)在管线敷设过程中,正穿应使用刚性管线,而斜穿应使用有良好柔韧性的管材,注意不可多条管线集中预埋,若管线的直径相对较小,则要进行分散穿孔和预埋。后续施工中,各方都要做好保护,以免受损。
        3.5楼板上层钢筋安装
        (1)将管线敷设完成并检查确认合格后,开始对楼板上层钢筋予以安装施工。
        (2)对于楼板上层钢筋,其安装位置为格构梁上弦钢筋以上,通过绑扎使其固定,以免发生偏移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上浮[4]。
        (3)对于所有完成安装的钢筋及模板,都要加以有效保护,不可直接在其表面进行行走与踩踏,也不可能随意对格构钢筋进行切割与扳动。
        3.6拼缝处理
        (1)在浇筑现浇部分的墙板及楼板前,应安排专人检查楼板底部的拼缝,在缝隙相对较大的地方,应通过支模将其封堵。
        (2)拼缝封堵主要使用具有干硬性特点的砂浆,并按照要求在砂浆中掺入适量防水粉,其掺加量一般根据水泥的剂量确定,通常为水泥剂量的5%。
        3.7检查验收
        (1)预制楼板安装结束后,先由项目部的质量检验人员对不同部位的安装施工质量予以全面检查。
        (2)经质检人员的检查确认无误后,由监理工程师予以复验。
        (3)预制楼板的标高需使用水准仪或钢尺或通过拉线的方法检验,偏差不能超过±4mm;预制楼板的搁置长度需使用钢尺检验,偏差不能超过±10mm;相邻两个预制楼板之间的高低差需使用钢尺检验,偏差不能超过2mm;拼缝平整度使用2m靠尺与塞尺检验,偏差不能超过3mm[5]。
        3.8现浇部分施工
        (1)经监理与建设方的复检并确认合格后,开始现浇部分的施工。
        (2)浇筑施工开始前,先将叠合板表面存在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同时还要在叠合板的表面适量洒水,洒水量以使叠合板的表面达到湿润为准确定和控制,以免在叠合板的表面产生明水[6]。
        (3)浇筑施工所用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使用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未经检测与检测结果不合格时,均不允许在施工中使用。
        (4)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注意防止对钢筋造成扰动,使其发生较大的位移。
        4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业重要发展趋势,目前,该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预制楼板施工已经顺利完成,且经检查确认其施工质量合格,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文龙,李慧民,孟海,裴兴旺.基于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1(03):369-374.
        [2]闫帅平,张杰.基于ICUOWGA-RBF神经网络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26(03):121-126.
        [3]冯亚娟,都思竹,张竞一.基于EW-SPA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及预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9(05):85-90.
        [4]张爱琳,张秀英,李璐,梁爽.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信息集成动态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7,39(10):152-156.
        [5]常春光,王嘉源,李洪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1):58-63.
        [6]齐宝库,李长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15):2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