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探讨 黄为家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黄为家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土木工程,为当地交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身份证号码:45010219840226XXXX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土木工程,为当地交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场地狭窄,参与人数多,很多子项目需要同时交叉施工。只有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道路工程;  施工技术;  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和城市道路养护的基本保证,因此市政道路改造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城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维护或重建,本文首先介绍了市政道路工程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各种设计工艺在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希望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介绍
        (1)通道修复
        道路建设的良好开端,有赖于科学有效的道路沟渠修复。加工过程中应合理定位轴线,按设计要求对中线设置确认灰线标记,标记标高控制桩,槽底标记标高,使用人力确保开挖准确,确保路沟高度达到初步设定高度,满足基本高程设计数据。施工时,沿路床位依次为中间方向,需施工测量,保证道路通道坡度平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槽底有孔洞和局部软化的问题,就需要根据情况识别问题并报告设计单位,对问题进行良好的整改。
        (2)路基施工
        路基是市政道路建设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是施工质量最基础的部分,路基施工控制不到位,后续的所有的施工质量都很难保证,压实不到位很容易导致路基下沉问题。尤其是在桥涵工程的建设中,如果做得不好,路基压实将导致路基与桥涵渠道的连接结构相互接触,很容易发生路面下沉。严格选择建筑材料,一方面,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也会造成路基下沉。因此,建设单位在选用材料时,应当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3)路面施工技术
        目前,中国的市政道路的路面材料主要使用沥青混凝土。地热再生工艺与沥青路面的传统养护可以节省很多原材料,例如沥青、砂石等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施工成本,并且施工后的废料处理也获得了很大的方便。地热再生工艺的有效应用已经极大促进了环境保护。因此,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目前,地热再生工艺已逐步应用于城市建设中,在市政道路的维修改造工程中,它将逐步成为未来沥青路面开展防护工作的有效途径。但是作为道路养护技术,地热再生工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地热再生工艺不能有效地实现对沥青表层以下结构层的维护,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施工人员及时调整道路的交叉坡度。(4)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就是市政道路工程中我们所说的刚性路面。刚性路面施工及投入使用后常见的问题是裂缝错台、裂缝等刚性路面,施工中主要分为选材具体配置、搅拌、浇筑等环节。工程准备阶段的混凝土在选材时,要选择质量好、规格统一的骨料等。作为预防性维护技术之一,沥青路面的加热和碾磨是使用地热再生设备进行的,按比例添加一定比例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物和再生剂与混合剂等物料混合,然后通过热混合、铺展和轧制来实现。一次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仅适用于一定深度范围中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这项技术基于工作序列可以大致分为三种方式:整形、混合和散布。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地热再生的含义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废物的再利用:旧沥青混合料;其次,通过添加再生剂来处理废物浸出,恢复了绿色混合料的沥青路面性能,可以接近甚至达到新型沥青的路用性能。地热再生工艺具有施工效率高、对交通影响小、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沥青表层材料的有效再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节省了建筑材料成本[1]。
        沥青路面平整、无接缝、行驶舒适、噪音低,道路路面以沥青路面铺砌具有耐磨、易维修等优点。目前,中国的公路建设任务繁重,许多沥青路面正在建设中,这导致沥青和沙料短缺。另一方面,一些早期建造的高层公共道路已经进入大修阶段,大量的旧物料翻新起来很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因为,从能源的角度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旧路面的回收迫在眉睫,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通常由95%的骨料和5%的沥青组成,长期使用后,该组合物的表面磨损变得光滑;沥青受阳光、空气、水和交通影响老化变硬并且黏度降低。但老化的只是沥青,因此可以通过添加再生剂来恢复其性能。通过旧路面的“石材再利用,沥青再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可以节省能源,有利于环境,还可以恢复旧路面的道路性能。地热再生工艺是指利用地热再生装置排干旧沥青,将混凝土路面加热到位,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例如再生剂、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等),通过混合、铺展、压实和成型技术制成。在一些大型市政道路的维护和重建过程中始终采用传统技术,即开挖和补充混合料的方法,尽管该工作方法也可以达到修补路面的效果,但通常会导致资金投入过多,使用新的沥青混合料代替旧的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表面层的冷铣削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料,这些粉尘和废料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新型沥青在传统生产工艺中需要通过大规模的石材开采和运输来获得混合物,这种方式不仅会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耗费。同时,这与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地热再生工艺的有效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情况,已在业内获得广泛认可[2]。
        二、市政道路工程主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控制要点
        由于市政道路建设时间紧迫,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所以要在施工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对施工单位要求较高,其实力必须体现在进度和质量上。施工场地有限,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市政道路建设一般在狭小空间内实施,主要是为了避免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所以施工现场受到一定限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涉及到一些高难度的操作,与以往相比,例如地下作业,地下更复杂的管道,包括水电、通讯、燃气等,为保证管道安全,施工单位应会同各部门进入
        银行的沟通协调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地质因素的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地质因素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污水雨水的排水需要特别注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输入排水沟的开挖关系到未来道路的排水效果。还有挖沟槽内需要分析地质条件,所以地质因素也会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2)施工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从而使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建设单位采购建筑材料时,应当首先保证对采购材料的生产企业资质进行现场抽样检测,不合格的材料应清理干净,不得用于市政道路建设。因为原材料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注意这一点。
        (3)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为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最后一步应注意施工工作验收的质量控制。虽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得到了控制,但在实践中过程中,会受到施工技术、机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做好施工验收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工程质检部门对所有在建工程进行严格审查,将实施建设对隐蔽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项目,在进入下一个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直到该工艺可保证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市政道路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市政道路建设会议受多种原因影响,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因素的影响。为了证明施工质量,需要更多的成本来防止道路的质量问题,保障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明龙.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4,07:43+67.
        [2]李秀珍,钟卫,张小刚,等.川藏交通廊道滑坡崩塌灾害对道路工程的危害方式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7,25(5):1245-1251.
        [3]庞志显,黄宇辰.基于正向设计思路的BIM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9(18):80-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