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具体措施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徐涛
[导读] 摘要:施工安全管理效果与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等方面有重要关联。
        身份证号码:61011419830130XXXX
        摘要:施工安全管理效果与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等方面有重要关联。有效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降低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各项施工内容及施工环节都具有较强的规范合理性,以达到保障施工安全、提升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水平的目的。所以工程施工阶段,应针对现存的施工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在施工期间,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是首要条件,而高效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可为人员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还能对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稳定性起到积极影响和支撑作用,促进其后续发展使用效果更佳,让居住或使用的人们获得安心舒适的体验[1]。所以为了建筑工程施工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确保人员、建筑结构及后续使用的安全,还需要对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展开分析思考,以针对施工要求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缺少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材料、技术、设备、项目环节、工艺等相对较多,整体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风险性[2]。施工阶段,对各项内容展开针对性安全管理,才能为工程整体建设施工安全提供保障。但目前多数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投入过多的关注度,在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施工成本的同时未考虑工程安全性,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二)缺少对施工危险因素的正确认知
        高空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旦在施工阶段发生安全事故,会根据事故类型及事故严重性,对人员及建筑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3]。但现阶段很多管理人员对施工危险因素缺少正确的认知,且关注度较低,并不能够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防控方法,同时也没有定期开展事故分析等工作内容,使得工程施工风险性较大。
        (三)缺少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对一些特殊的施工区域设置围栏或安全标识,以及建设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这些都属于安全管理工作内容,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给予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充分的开展资金,导致工作开展缺少经费,专款专用无法落实到位。
        (四)缺少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技能培训
        首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缺乏全面性与实效性,多数情况下在入场前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手册阅读,以及向施工人员讲解关于施工的相关注意事项。这种安全教育方式较为形式化,并不能够帮助人员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防护方法。其次施工阶段,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的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性。但目前针对施工人员技能水平方面也没有展开相应的培训,导致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操作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缺少对材料设备的安全检查
        材料在存放期间也能因环境等因素而出现霉变、部位损坏等问题,导致其自身的安全性能下降,投入使用后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安全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受环境、人为操作、使用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出现故障问题,不仅影响设备自身的寿命与使用性能,还会降低整体施工安全性。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易忽略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或者在安全检查后也不能及时有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追踪整改。
        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水平的管理措施
        (一)制定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正确意识到安全管理制度是推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能够对提高施工安全性起到有力帮助。

现阶段管理人员在管控成本及进度的同时应同样重视施工安全,可针对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特点等方面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各个施工环节都有配对的安全管理内容及安全施工要求。在制度完善后,需要严格对制度展开执行落实,如发现有施工人员入场后不佩戴安全帽的现象,应进行现金处罚以及安全教育。同时还需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效果,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能够在日常施工中加强对自身的约束,以提高施工安全性[4]。
        (二)加大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需要对工程资金重新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经费的占比,让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资金作为支撑,能够完善配备劳保用品、安全设备、安全知识资料等。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让安全部门能够有充足的资金采购更加先进的安全用品及安全设备,以更好地对施工现场及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管理防护。
        (三)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技能培训
        一方面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心方面来说,需要在入场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不仅通过安全手册让施工人员对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加强了解,还需要开展专业讲座、专项指导等方式让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有深入认知,以形成较好的安全意识。同时进行相应的思想引导教育,促进施工人员整体责任心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需要针对施工项目、施工技术设备等展开针对性技能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能够对各项技术设备的特性、操作要求、应用要点等加强掌握运用,这样可提高施工期间的规范合理性,以增强施工安全效果。另外,还需采取相应的考核措施,让施工人员在接受培训教育期间能够保持认真良好的态度,提高培训实效性。
        (四)加强对施工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应由安全部门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因素及不同安全问题制定相对应的防控措施和解决方法。如像高空作业等相关危险系数较高的施工环节来说,需要提前制定好防护对策,准备相关防护用具,这样才能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控制解决,避免施工人员遭受伤害,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结构受到的损害。在日常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问题分析工作,以及结合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以往其他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事故分析处理系统,更为有效地防控风险,消除施工危险因素。
        (五)提高材料设备的安全检查效果
        针对材料来说,安全部门应安排工作人员对存放的施工材料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其外观无破损,未发生锈蚀、霉变等情况。对已投入施工的材料也需要定期展开检查,保证材料的安全。针对设施设备来说,工作人员需要对用电设备的使用情况、脚手架搭设情况等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防止设施设备使用不规范而引起安全事故。同时安全部门需要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表、安全检查计划,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找到负责人要求其限期整改。还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安全竞赛等,让所有人员都能够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中,共同为保障施工安全提供帮助与推力。
        结语:
        综上所述,保证施工安全,能够对建筑工程提升建设效果产生有效作用,也能保障人员安全,增强工程整体效益。所以现阶段需要正视施工安全问题,重视施工安全管理,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施工危险因素控制能力、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安全管理内容及流程,为工程施工提供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泽军. 探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具体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0):968.
        [2]曹群芳.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 砖瓦世界,2021(5):175-176.
        [3]张博辉.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20(12):190-191.
        [4]邢华雷. 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J]. 装饰装修天地,2020(3):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