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148119860414XXXX 河南省永城市 476600
摘要:当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越来越规范,全面提高了设计综合实力,使水利水电应用质量得到提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工程设计没有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规范设计,导致工程项目不能充分发挥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给后期运营造成了不便。因此,有效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才能推动工程设计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求。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问题;措施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在运行的过程中,给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由于缺乏生态性因素的考虑,庞大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对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现阶段,随着水利事业发展理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生态水利规划设计成为重点工作,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融入生态理念,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重要性分析
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关系国计民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整体社会进步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通过科学的设计,有利于国民良好安定生活环境和稳定长久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要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确保运行质量与效果。可以说,一个良好的水利水电项目不但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更是国家的基础性设施,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相反,一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不合格,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就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管理与优化,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2.1设计过于保守,片面追求设计的高标准
由于水利工程的工程性质,项目建设具有专业程度高、质量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同时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很多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都比较倾向于采用较为保守的设计理念。为保证工程安全可靠,通过增大桩基结构,增加钢筋含量来提升水利建筑的安全性,片面提高安全系数,不考虑经济合理性,这也是目前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2.2水利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协调复杂性
水利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协调较为复杂,这也是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一大难点。水利工程与周边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施工作业的开展势必会对周边的自然演变造成一定的人为干扰。只有协调了生态和水利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促进生态水利规划建设目标的实现。但因为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庞大,在协调二者关系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变量等非常多,规划设计人员如果缺乏对这些变量关系的有效掌握和处理,缺乏对水利工程现场特殊水文条件、河道形态、生物群落等的全面考察,就会使得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3缺乏严谨的设计理念与严格的设计实践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应不断创新。当下一些水利工程设计还是老传统、老方法,设计理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做好技术创新与理念更新,设计的水利水电工程满足不了实际运行需求。水利水电设计工程普遍存在设计不确、不规范的问题,图纸草草了事,不能进行实践指导,造成施工效果和设计效果存在巨大差异,甚至会导致安全隐患。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不精确、不科学,则会出现很多的运行问题,如水利水电工程渗漏、变形等,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优化对策
3.1BIM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人们要根据BIM技术理念和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BIM模型;合理运用BIM软件对初步设计进行概算,对整体工程施工步骤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并以模型为基本依据,优化施工过程;构建数字模型,完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合理规划材料数量和用度,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人们可以借助BIM技术来选择方案,使项目承包方在建设初期了解工程大体的建设资金投入。设计师可以运用BIM技术,分析设计项目是否符合具体要求,展现项目外观效果。BIM模型的调整可以有效减少水利工程设计量,相对于传统工程设计,避免了误差过大与计算过程烦琐,有效提高了设计效率。同时,BIM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各个部门数据的实时共享,增进彼此的沟通,缩短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间。
3.2注意水土流失的预测
在正常情况下,在开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有关部门应认真调查当地的水土状况,并对水土流失做良好的预测工作。目标是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任务非常繁重,施工内容非常复杂,施工配套设施非常多。显然,这些阶段会增加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了解施工破坏的严重程度,并根据具体项目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在废物处理方面,所有相关部门都希望将其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或在其上种植合适的植物,这为科学预防水土流失创造了有利条件。
3.3加强水利和生态的融合程度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加强水利和生态的有效融合可以提升规划设计的总体水平。传统的设计理念下,人们更多考虑的是工程水文方面的问题,缺乏对生态性的关注。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将工程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充分结合起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开展因时制宜的设计,使得最终的生态水利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目标,还能够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3.4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监管
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要全面进行有效的监管,这样,才能确保合理性,避免盲目开工建设,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进一步明确设计理念,使设计更加符合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各项工作和单元能在合理范围内实施,全面提高监督管理质量,才能确保设计质量。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提高自身监管能力,认真履行职责,把好设计关口,不断优化重组设计方案,用最佳的方案投入到建设中,重点查看设计图纸标注的注意事项,提高设计整体执行力,最大限度确保设计方案更加科学、规范与可行。加大设计图纸审核力度,严格做好审核,充分论证后期隐患,避免在设计环节埋下不安定因素。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关乎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就其工程性质而言一般具有建设规模大、工程投资高、工作条件复杂等特点,同时水利工程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要全面保证质量,通过科学的设计,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要不断创新设计思路,引入环保理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施工风险,通过良好的设计,为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配.水利水电工程BIM标准框架的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2]李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14):292-293.
[3]于兴达.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8):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