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30022
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基础建设内容,项目全流程中均要采取可行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放于首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经济效益,以便提高市政道路的综合应用效果,给城市的发展助力。为此,下文就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 施工管理; 质量控制; 策略
1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市政道路是市政交通建设事业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市政道路的运营,能够给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便捷化服务,也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施工质量的管控在城市工程项目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其直接关乎乘客出行体验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围绕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展开探讨极具必要性。市政工程是城市各区域的连通“纽带”,但从现阶段的市政道路建设状况来看,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路面开裂、坑槽等质量问题,轻则影响车辆通行的平稳性,重则导致交通安全事故,阻碍城市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应充分彰显出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应用可行的方法,全面提高市政道路的建设水平和运营水平,从源头上最大限度规避质量问题,发挥出市政道路在交通出行、经济发展等层面的带动性。
2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一些问题
从市政道路建设流程来看,初期需要形成完善的设计方案,但部分设计人员对实际情况的认识较浅,导致生成的设计方案与实际需求产生偏差,难以给道路建设工作提供正确的引导,施工期间存在材料质量不达标、工艺不合理等问题。实际建设工作中,施工人员未做全面的检查,易遗漏隐蔽工程,从而在某些细节之处出现质量问题。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流程中,部分工程项目中的管理模式存在滞后性,缺乏“统筹兼顾”的理念,未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改变,导致实际取得的管理作用甚微。且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管理模式的不适性将愈发突出。部分工程项目的监管力度不足,未在第一时间发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后续公路工程的品质。
3市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合理优化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对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纵观行业发展,施工技术正逐步成熟,但部分细节之处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在既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优化。碾压的作用在于提高材料的密实度,以构成更加稳定的结构。在碾压期间应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和设备行进速度,碾压机械尽可能维持匀速行进状态。碾压设备的类型可根据施工情况和质量要求而定,例如胶轮压路机、钢轮压路机等,可形成多台设备相配合的施工模式,以便快速完成碾压作业,确保经过处理后的道路在平整度、稳定性等各方面均满足要求。部分市政道路的运行负荷较重,局部出现质量问题,需及时应用翻修技术,在不造成大范围影响的前提下快速修复局部病害。
3.2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是道路结构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在确保路基质量良好的前提下方可组织后续施工作业。路基施工前需要全面清理碎石等杂物,经过压实和平整处理后提高基础部分的质量。开挖期间存在路基含水量偏大的情况时,可通过翻松晾干的方式调节含水量,达标后方可正式压实。路基经过压实处理后还需采取防冲刷处理措施,以免在强降雨天气下发生路基失稳现象。路面与外界环境接触,车辆通行过程中轮胎与路面摩擦,易导致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需加强对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根据需求生产合适的路面施工材料(例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再将其及时运输至现场用于浇筑作业。还需加强施工工艺控制,例如路面的厚度、平整度等均要满足要求。混凝土面层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
3.3现场控制
市政道路施工期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与此同时现场施工又存在噪声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需采取现场控制措施,尽可能避免现场与周边环境相互干扰的问题,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和舒适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施工时需做好监测工作,协调好各项生产要素的关系,使彼此间能够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道路的建设工作。
3.4材料的采购与管理
材料是构成市政道路实体的关键要素,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理极具必要性。以施工需求为导向,与优质的供应商形成合作关系,在材料采购时需要检查合格证等具有质量证明性质的资料,同时应加强进场时的质量检验工作,在确保无误后方可进场。若材料未随即投入使用,需分类依次堆放,采取遮阳、遮雨等相关防护措施。随施工的持续推进,期间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清点材料,记录材料的使用及库存情况,例如材料的数量、领用时间、规格等,保证投入使用的材料均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3.5全面监督与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量较大,加大监督力度有助于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及时发现问题并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以正确的心态参与至日常工作中,肩负自身的职责。此外,市政道路的总体建设水平正持续提升,因此,监管人员也需要不断进取,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
3.6道路的养护
市政道路建设全过程中,养护是重要的收尾环节,其施工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最终质量。若缺乏合理的养护方法或是未根据规范将养护工作落实到位,均容易导致道路出现质量问题,后续运营期间的安全隐患随之增多。对此,需创建一套完整可行的规章制度,详细规定具体的养护流程、方法及作业规范,养护人员在此基础上合理组织养护工作。此外,在机械化施工的背景下,还需根据养护需求配套高效的机械设备,引入自动化技术,提高养护的精准性与规范性。养护期间应由监察人员做全面的监督,及时发现养护不足之处,从源头上处理问题。
3.7加强对各环节的质量检测
质量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追求目标,为高效开展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根据各专项施工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质量检测方案。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市政道路的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再局限于以往质量可靠、安全稳定的基础层面,对道路的美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施工期间除了考虑到质量要求外,还需融入审美元素,提高市政道路的综合应用效果。为发挥出工程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创建奖惩制度,给予表现优异者适当的奖励,以发挥出此类人员的标杆作用,带动全员进步;而对于表现欠佳者则做出适当的惩罚,但更为关键的是由专业人员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在后续的工作中取得较好的表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的建设及运营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而在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背景下,对市政道路的建设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需做好施工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本文以市政道路建设为背景,根据现阶段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工作要点,以期给同行提供参考,推动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柳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2021,1(2):16-17.
[2]李栋.论城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与装饰,2020(6):103-103.
[3]徐鹤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城镇建设,2020, 000(003):212.
[4]孟令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住宅设施,2019, No.199(12):101-102.
[5]印巍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浅析[J].江西建材,2020(10):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