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1栾大力 2梁静杰 2刘鲁
[导读] 摘要: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市政道路建设更应结合人们需求,满足行车和障碍群体交通安全现状。
        1青岛昊泰建设有限公司  2660002青岛华城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66000
        摘要: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市政道路建设更应结合人们需求,满足行车和障碍群体交通安全现状。随着我国对无障碍人群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强,从市政道路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须在设计过程中加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构建无障碍交通的创新性。本文首先以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介绍为例,分析了无障碍道路交通设计的要点,阐述了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充分体现,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设计;体现
        0引言
        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及人文关怀最密切的项目工程,需要满足不同人群交通需求,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并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完善市政道路的使用功能[1]。城市中的特殊人群需要在市政道路交通中获取便利,因此无障碍设计理念与市政道路设计相结合,是现阶段和谐交通,和谐社会发展与共建的基础条件。
        1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理念及要点分析
        1.1设计理念
        无障碍人群主要指的是生活和出行不能自理,需要人特殊照顾的人群,例如,残疾人、老年人、幼儿等,同时,在正常的人群中,由于拎物过重或者其他原因需要人帮助或者照顾的人群。在无障碍人群的理解中,有些人将无障碍等同于残疾,此种观点和理论是不标准的,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由于出行是无障碍人群必须要经历的,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其中的应用,并将其应用到市政道路设计中,体现出以人为本、文明发展的城市道路建设和发展理念。
        1.2设计要点分析
        不同出行能力的人群对于城市道路设计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要充分的展开调研,明确无障碍人群出行的特点及需求,进而在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形成设计要点[2],如:(1)道路设计安全性。道路设计的原则之一是安全,因此可通过设置安全保障措施,提升障碍人群的出行安全,并能够有效的引导此类人群安全的到达目的地。(2)注重道路设计人性化。由于无障碍人群的层次性因素多,往往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人性,针对不同群体对于交通设施及设计的不同需求,进行市政道路的合理设计。(3)安全到达目的地。在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对线路规划及不同道路设施进行分析,柔和无障碍设计理念,从而能够让无障碍人群能够安全的到达出行目的地。因此对于道路设计人员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路径分析
        2.1克服语言障碍的道路无障碍设计
        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要针对具有语言障碍的人群,针对性的设计相关交通标志、标识等,有利于语言障碍人群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设计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道路交通标志要醒目。以满足语言障碍者需求为设计目的,交通标志的设计应醒目且交通标识牌应设计在显眼的位置,标识牌上的内容应简单易懂,从而保证大部分的语言障碍者都能够通过阅读交通标识牌内容来识路,从而顺利指导并到达目的地。
        (2)道路交通标识应设计成为可触摸的、显眼的位置。对于语言障碍人群来说,可通过触摸识字,对于视觉障碍和语言障碍的人群来说,可以通过触摸来实现识字的效果[3],如下图1所示。
 
        图1 无障碍通道(凹凸感,可触摸)
        (3)交通标识简洁。针对老年人和幼童来说,对于交通标识上显示的相关内容辨识能力低,且不能够对复杂的标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交通标识上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应简洁化、可视化,满足大多数障碍人群的有效辨识。
        2.2克服肢体障碍的道路无障碍设计
        (1)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尽量保证路面结构平整,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将路面的坡度减小,保持路面结构的平整性,以为出行障碍的人群提供方便。例如,在较大纵坡路段(坡度>3.0%时)应在道路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结合道路设计的标高及路面的设计宽度,进行综合规划,切实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斜坡或者坡度较大的道路设计过程中,最好设置相应高度的扶手,以保证整体设计的人性化[4]。
        (2)地标设计。由于行走障碍的人群活动范围有限,且对于道路路线的判断有时拿捏不准,因此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可以在道路交叉路口设置具有地标性的建筑物,或者具有指示性质的地面交通指示牌,能够保证交通的畅通,防止出现交通事故。
        2.3克服视觉障碍的道路无障碍设计
        (1)①外侧轮廓砖结构;②内侧圆形砖结构。外侧轮廓砖结构是指道路中央分隔带中具有一定直径圆孔的普通路面砖结构,而内侧圆形砖结构是指在砖面结构上标记有相应的触感标记的砖块,并且在指向上视为北方,能够有效的为视觉障碍者提供可供辨别方向的依据。
        (2)方位定位砖设计。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将棱条进行有效的设置,并按照棱条指示的方向将其设计成为到达路口、两道设置、人行道和三道设置等,并将最终的目的地定位公交站。
        (3)导盲路牌设计[5]。导盲路牌设计过程中,应结合盲道外1m的范围,针对其导盲路牌的高度,约1.3m,在路牌的中心位置设置相应的明文及盲文,并能够帮助简洁的视觉描述特征,帮助具有视觉障碍的人群顺利的读取相关数据信息,从而让视角障碍人群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市政道路设计需求更加全面化,加大了道路设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由于特殊人群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社会公共设施的设计与使用功能实现上进行有效匹配,针对市政道路设计的要点进行合理化分析,尽可能的完善市政道路设计理念,结合针对性设计,消除特殊人群在出行上的困难,为保证交通秩序,提升出行质量,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设计参考,从而能够达到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本研究首先对无障碍人群的概念及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要点进行分析,最后从视觉障碍、语言障碍和肢体障碍三方面,分析了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税欢,严红.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65-67.
        [2]蔡仕强.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88-189.
        [3]董怡君.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8(16):105-106.
        [4]徐皓.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105-106.
        [5]马文华.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8(07):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