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应用 王军平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王军平
[导读]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利信息化在灌区节水灌溉中的作用,总结了水利信息化的应用,以期为灌区节约水资源提供参考。

新疆乌鲁木齐北京润华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王军平  83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利信息化在灌区节水灌溉中的作用,总结了水利信息化的应用,以期为灌区节约水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技术;作用;应用
        引言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日益推进的过程中,大幅提高对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加强其现代化建设。因此,需要针对农田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深入探究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
        1水利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1.1可以提升灌溉效率与节水效果
        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通过有效应用水利信息化技术,可以将设备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确保水资源分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并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效控制溢流弃水等常见的问题。同时,应用信息化系统,还有利于提高水位观测工作的即时性、准确性,切实符合灌区用水需求,保障收益的均衡性,提高对灌区内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约用水、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
        1.2可以提供信息支持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依然沿用传统的灌区管理模式,过于依赖于人工监控,传输数据信息时采取电话等无线设备,己经无法满足当前海量信息传输的新要求。面对这样的现象,可以对水利信息化技术进行高效利用,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对信息的有效传输,尤其是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时候,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水利信息化技术还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1.3降低成本
        在建成信息化系统后,系统控制中心可以控制不同的子系统,并收集整理相应的数据信息,促进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减少工作人员数量与工作量,能够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进而从根本上降低灌溉区域的运行成本。
        2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系统功能
        节水灌溉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采集和动态管理数据信息。这一功能能够全面监控灌区,确保各类信息数据采集和运用的高效性。在构建这项系统功能时,需要把建设内容分成收集和传输渠道水情信息的功能、收集和管理田地信息的功能、收集和传输气象信息的功能。二是功能建设需要围绕管理和调度功能。针对灌区来说,灌溉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由灌溉工作管理、调度效果所决定,不利于节能性。因此,系统在管理和调动方面需要包括诸多功能,如系统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综合管理控制功能、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功能。
        2.2系统建设
        在建立灌溉节水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灌溉数据采集系统。此系统是指建立雨水利用、河渠水测量以及农田墒情采集等计量数据采集系统,进而为后续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二是泵站、闸门控制系统。针对部分区域中的关键部分而言,需设置专门人员值班,增强对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的管理,进而让工作质量能够得到良好提升;三是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在此系统进行建立的过程中,需要计算灌溉区域的配水量,进行模拟调度,进而为决策工作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四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等。其对信息平台建立的作用在于综合区域中有关信息,并结合数据库技术的使用,整理与储存数据,增强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在整体构建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时,需要将灌溉区域信息化作为重心,立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以及测量控制及时等,以此来构建完善的系统。系统运行时,应全面采集区域内对于灌溉水的需求。


在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时,促进数据信息可靠性的提升,随后把信息传输到总系统中,通过设计程序处理相关数据,进而结合要求规划出正确的用水措施,实现节约用水以及科学灌溉的目的。另外,灌溉区域信息化系统在设计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监测系统信息组网设计、灌区用水数据采集及传输、数据采集总线路径规划和设计、中心数据机房设计、水位、田间监测要素观测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等。
        3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对水利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可以实现机组优化水平、装置运用效率的提升,还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完善以及水资源使用率的提高。通过科学分配级间流量,可降低亩次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应用、节约利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所起到的效果主要包括:
        3.1有利于完善管理工作
        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有效应用水利信息化技术,一方面,在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可对相关用水信息进行快速收集,并以此为根据,实现水资源分配的进一步完善,且可进行实时监督控制。在此基础上,可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水情,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实现供水能力的提高,并达到量化管理的目的,对水资源进行更高效的使用。同时,确保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以及消费的透明化,可以更好地对人们的节约用水情况进行监督,以实现节水主动性的提高,避免水事纠纷的出现。另一方面,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中,通过有效应用局域网,可为灌区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便于其学习最新技术,从而有利于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新型灌区建设。
        3.2有利于灌区的降本增效
        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有效应用水利信息化技术,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监控设备,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储存与管理,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减少管理方面的成本,有利于实现灌区的降本增效。
        3.3提高管理水平,转变工作理念,增强节水意识
        针对农村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而言,主要采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技术、网络科技和流程控制等先进的专业实用管理方法,具有自动采集、优化水源调度和实时动态监测等先进的专业实用管理优势,保障了灌区水情及时准确反应、配置灌水过程科学合理,改善了灌区的高效供水能力,实现了对灌区水资源利用进行有效量化、合理配置的目的。采用智能节水灌溉信息化管理系统,从水源分配、调度等各个方面对企业水量管理进行高度严格控制,杜绝由于水量管理操作细节上的缺失而可能造成的企业废水大量弃用,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用水的管理效率。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凸显现代化的工作效果,比如利用这两项技术进行自动化的管理,数字化信息技术可以在实施之前对各种条件进行科学的搜集,全面了解这一地区的地形特点,再通过网络技术来精准计算出最终的灌溉方案,技术人员只需要通过对这些方案进行对比性的分析,就可以讨论出最终的节水灌溉方案了,不仅有助于节约水资源,还有助于提高实际灌溉的效果以及水平。在节水灌溉工作中还可以了解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在方案实施之后的节水优势,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灌溉系统的建设对灌溉作业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但能收集和提供有关灌区的分析数据,还能节省水资源的使用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的调度,通过系统来控制用水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农村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对整个系统结构进行合理规划、设计,然后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数据库和网络通讯平台,从而构建完整系统。
参考文献
[1]左光燕,梁海全,李东.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及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0,(09):180+183.
[2]韩美琪.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3):125.
[3]孙锋申,魏燕,马伟顺,等.节水灌溉信息化工程设计研究[[J].江西农业,2019(8):62-63.
[4]王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l.环渤海经济睁望,2019(4):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