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张经祥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张经祥
[导读] 随着工民建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作业遇到的条件和情况更加复杂,增加了施工作业的难度,需要克服很多技术困难。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迅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有着许多处理方法,方法的优势和适用性不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切实发挥技术的作用。

陕西靖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张经祥   719000

摘 要:随着工民建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作业遇到的条件和情况更加复杂,增加了施工作业的难度,需要克服很多技术困难。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迅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有着许多处理方法,方法的优势和适用性不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切实发挥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一、工民建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基的定义是由地基中土粒孔隙度来确定的。土粒的天然孔隙率≮1.0,压缩系数≮0.5MPa,含水量较大,即可视为软土地基。受外力作用时,软基更易发生形变;较强的吸水性能,使软基在外界渗入水时,会迅速吸收并发生膨胀。所以,软土地基施工或工程完工后,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引发一连串的质量问题。软土地基具体特征如下:
        1、透水性差。软土的含水量虽大,但渗透性能差。这一状况的存在意味着,如果公路地基建造在软土上,沉降期就会延长。经过最初的地基加载,会增加软土的孔隙水压力,对地基强度造成很大影响。
        2、强度差。实验结果表明,软土结构在未破坏的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抗剪性能。一旦被扰动,会明显降低其强度。如果软土地基一侧的剪应力大于其极限抗剪强度,则地基将失稳,使地基及上方建筑结构被破坏。
        3、沉降不均匀。由于形成与沉积过程中所处环境的不同,软土的均匀性低于其它土质。这使得岩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二、工民建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强夯作业法。按照软基处理的要求,要确保软基强度达标,减少土体压缩性能,确保土体均匀。采用强夯处理法,结合作业现场的情况,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确保表面垃圾得到全部处理。将待夯实处理的位置,做好标识与测量,为后续作业提供保障。利用机械设备,开展夯实作业,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
        2、固结法。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采用的排水固结处理法,遵循的原理是排除地给水,缩小地基空隙,降低水压,进而达到固结的水平,增强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常用的方法包括沙井法和塑料排水板等,通过排水处理,实现对地基的稳固处理。
        3、水泥搅拌技术。很多工程作业中,遇到的软土地基情况比较复杂,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方法,可实现对粉土以及淤泥等的处理。利用深层搅拌机搅拌工艺,能够高效完成软土与固化剂的搅拌处理,改善软土松软问题,增强坚实度,提高地基的强度水平。运用此处理技术,要注意做好水泥材料质量的把控,优选硅酸盐水泥材料,对作业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且配置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与检查,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技术的应用,要做好试桩,明确作业现场的地质情况,获得作业参数。在进行试桩作业时,要做好水泥泵送速度与质量等要点的把控,确保工程施工作业的有效开展。整个作业期间,做好作业检查,看是否出现堵塞情况,做好管道清洗和降水,以免产生堵塞的情况。
        4、化学加固处理方法。从软土地基加固实践来说,运用化学方法,开展软土地基的处理,可获得不错的效果。比如,在软土地基内加入化学试剂,借助化学反应,实现对水分的高效吸收,促使地基承载力得到高效提升,比如熟石灰或水泥等。利用电化学加固技术,经过水中通电,实现对水分的分解,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5、DDC灰土挤密桩法。作业中,运用此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先运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确保深层土壤得到夯实。


完成上述作业后,借助钻机设备的力量,按照制定的作业方案,回填按到混凝土细缝内,再采取锤击办法,强化桩的质量控制,实现对地基的有效处理。采取此作业方法,除了能够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外,还可以预防地基结构变形,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可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作用。
        三、工民建软土地基处理应注意的要点
        1、做好事前调查,优选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工民建工程施工实践分析,可运用的技术手段较多,每种技术的适用性与应用效果差异,要做好事前调查与分析,优选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制定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前,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掌握软土地基的类型和特点,确定几种可行的处理方案。对选出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要围绕成本和操作难易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方案。所选的软基处理方案,要能够满足作业的需求和要求,确保软土地基问题得到有效处理,确保工民建工程的建设质量。
        2、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全面勘察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关键在于落实对地基的勘察工作。因为每个建筑类型都不一样,因此在对地基进行勘察时,需要考虑的要点也不一样。从实质上讲,勘察地基是为了了解地基的位置、地质条件和地层状况。以便能够对软土地基的形成条件、覆盖范围、软土地基纵向及不同深度的性质差异更好地进行了解。
        3、施工原材料质量检测。针对软基的处理技术涉及水泥、换填材料、钢筋、砂石、塑料板等大量的施工材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合格的原材料,会严重影响后期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对施工中使用到的原材料进行质量分析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检测换填材料的质量。通过粉煤灰混合、砂土混合、粘土混合等形式,基于施工设计荷载要求进行施工,并通过现场检测地基强度来评估置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检验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的质量。对材料强度、荷载性能、钢筋腐蚀性能,可通过现场放样,对其质量进行检测。
        4、工程设计模拟审核。软基处理对工民建筑工程的稳定施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其施工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工程设计模拟审查也是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工程设计模拟审查,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对其工程施工设计内容进行综合模拟审查,从而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设计技术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提供保障。
        5、做好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环节的管控。首先,制定完善的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管理制度,规范地基处理作业。围绕软土地基处理内容和技术要求等,明确此项工程的管理部门和负责人员,使得地基处理工作有专人负责,保障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有序开展。其次,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开展软土地基处理作业时,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到现场进行监督指导,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施工作业的要求操作,确保技术应用的价值与优势实现,增强地基的强度,使其达到作业要求。若发现存在施工问题,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整改与优化,进而达到处理的质量要求。作业现场严格按照安全文明施工作业要求,做好现场的安全防护保障,确保现场人员安全,以免出现安全事故。最后,落实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把关,要注重后期的质量验收。完成处理作业后,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对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开展质量检查与验收,把关整个工程的质量,为后续施工作业奠定基础与保障。
        结束语
        工民建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解决软土地基问题。实践中,要结合地基存在的问题和作业现场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运用到工程实践,切实发挥技术的价值与优势,使得问题得到处理。
参考文献
[1]刘艺欢.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J].河南建材.2021(14):87.
[2]李烁.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述[J].建材与装饰.2020(13):246-247.
[3]张新城.浅析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9(25):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