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 刘艳军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刘艳军
[导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在开展经营活动的时候,对于数据新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实现信息化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确保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润华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刘艳军 830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在开展经营活动的时候,对于数据新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实现信息化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确保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目前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我国水利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水利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给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更大难度。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管理手段,而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则离不开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各类数据得到更有效的处理和应用。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尚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只有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才能够改进其缺陷、弥补其不足。
        1大数据技术的特点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大数据技术本身具有数量庞大、信息传输速度快、类型多和价值高的特点。数量庞大是由大数据技术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要实现数据的全面收集,提升数据的应用效果,自身的信息数量必然庞大。在进行日日常的处理和信息传输的时候,整体的速度比较快,这主要是由于各方面技术处理手段和传输手段的应用,整体的处理效率明显高于以往的信息处理速度。由于所收集的各方面数据的数量比较突出,类型上十分复杂,所涵盖的方面较为全面,不但有图片,还有视频和数字等多种信息方式。整体的应用价值较为良好,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数据价值比较高,但是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提升信息技术的时间价值,确保从多个方面发挥出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2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现状
        2.1落后于行业发展需求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单位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景观设计等问题引起了更高的重视。但观目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仍旧采用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已经无法再满足现阶段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例如,目前一些水利单位的水土保持等专业尚且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且与国家层面的环境密切相关,导致专业评价信息不足,同时可供参考的信息有限,降低了相关信息的获取效率,进一步影响了实际工作开展及行业发展。
        2.2缺乏顶层设计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投资回报较慢,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可观的收益,并且还需要在建设、维护水利工程信息化的时候投入大量的资源。有很多水利单位就是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无法顺利开展。而且很多单位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制定的顶层设计方案、体系架构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顶层设计又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性能,这就导致信息化建设始终无法高效开展。
        2.3缺乏有效的协调平台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不断发展建设,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成绩,但是我国的水利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全面的转型升级,有很多相应的业务增加,再加上全面信息化建设,对水利工程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和冲击。采用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数据采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日常进行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开始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没有较为有效的协调平台,导致整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逐步提升技术的管理水平,实现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和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建立有效的协调平台,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的综合效率。



        3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3.1提升工作人员核心素质
        目前,在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工作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高校的毕业生,还有一类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员工。虽然当前各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水利建设专业,确保了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力量储备,但实际在水利建设行业中,受到国际形势、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利事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水利单位在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的时候,需要积极招纳有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知识的技术人员,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影响越来越大,水利单位必须确保人才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
        3.2相应的制度建设的完善
        良好的制度管理模式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合理应用的根本保障,水利单位需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做好制度的全面建设。对制度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参考行业中制度优秀单位的经验,确保制度方案整体的合理性和可信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因此必须重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引进强有力的硬件设施,与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逐步提高软件的应用效率。信息化管理平台要实现网络安全环境的提升,做好日常的软硬件评估,提升信息化管理平台整体信息传输速度,加深数据挖掘深度,实现管理平台的全面升级。另外还需要对系统自身的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提升数据评估力度和数据的真实性,减少信息泄露的问题。在日常管理的时候,需要不断积累技术操作经验,实现制度的全面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3.3信息化基础与制度建设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需有一定的制度基础为支撑。在信息化基础与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水利单位的实际情况及优秀单位的经验,确保制度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过硬的软硬件设施,又要具备稳定高速的网络。其次,对于那些老旧的机房设施应实施整改,改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再者,对网络环境安全的评估不容忽视,应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并建设容灾系统,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此外,不仅要完善基础与制度建设,还应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使其掌握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的知识与操作技能。
        3.4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的建设
        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正在朝着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的角度发展,虽然我国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整体的发展模式较为良好,正在逐步实现自动化管理,朝着智能化管理的模式逐步发展,通过构建智能化数据库,实现协同平台的逐步建立。对于智能化数据的建设和应用,需要逐步融合云计算和专家系统,应用各专业技术,实现可视化操作,提高数据的通畅度,确保专业进度的逐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是水利单位的一项基本工作任务,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尚存在着落后于行业发展需求、上层设计不足、缺乏有效的协调平台等问题,若想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大数据技术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它在信息化基础与制度建设、综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建设等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谷琛.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6):172-174.
[2]刘通杰.论述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1):370+372.
[3]武建,高峰,朱庆利.浅谈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9):6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