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李海军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李海军
[导读] 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刷新,建筑高度较高的楼层均会因建筑功能或结构功能要求设置地下室,地下室的设置也可为整个建筑物提供嵌固端以确保建筑物结构整体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由于建筑物的地下室与地下水接触较多,因此在地下水压力的影响下建筑物地下室容易出现渗漏水现象。

15282519840******5  李海军

摘要: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刷新,建筑高度较高的楼层均会因建筑功能或结构功能要求设置地下室,地下室的设置也可为整个建筑物提供嵌固端以确保建筑物结构整体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由于建筑物的地下室与地下水接触较多,因此在地下水压力的影响下建筑物地下室容易出现渗漏水现象。一旦建筑物的地下室出现渗漏水现象,那么整个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势必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展开全面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1引言
        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是与地下水接触最多的区域,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防水质量是否达到验收标准、是否符合建筑物五十年的使用年限是确保建筑物在交付使用的多年内不出现渗漏水现象的关键。加强对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可以显著提升建筑物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因此,对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系统综合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是非常必要的。
        2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现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工程是重中之重。受多种因素影响,地下工程时常出现渗漏现象,若恰逢阴雨或大风天气,将给建筑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地下防水施工主要采用混凝土防水,这一手段可有效应对不利天气影响,保证防水、承重功能的实现。混凝土防水主要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一结构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更加安全可靠,提高施工效率。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下防水施工中应用广泛,在施工中需严格按照相应流程进行操作。
        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探讨
        3.1提前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表述如下:①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对施工队伍做详细的、全面的施工交底,将地下防水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注意事项等专业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表达;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重视地下防水施工活动,并综合分析施工现场各方因素制定全面且可靠的施工方案;③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对每一施工工序完成之后做验收工作,只有当上一工序验收合格之后方可开展下一工序;④加强对地下防水工程所用材料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特别是钢筋、混凝土、防水材料;⑤优选施工队伍,要求承担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伍不仅具备国家认可的施工资质,还应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与技术人员做细致的技术性沟通。
        3.2封防水施工技术
        涂刷底涂料,其一,若储容器当中的底涂用料已经出现沉淀离析的狀况时,需要对其实施良好且充裕的搅拌。应当在有效期限内运用,不可及在其底涂料过期或是变作凝胶状的状况中继续使用;其二,其基层黏结体如果是由各种不同中类材料构成的时候,就需要分别运用适合于各种表面所运用的底浍料并且明确应当涂刷何种类别与样式的底涂料。对于接缝间隔较为狭小的状况,且较为难以分别涂刷的状况时,可以通过运用各项被黏结体所共同通用的底涂料;其三,对于存储底涂料的容器而言,除了在正常运用的时候之外,都要注意其严实性与密闭性,从而有效防止其溶剂挥发或是有异物混入的现象。
        3.3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处理
        地下室底板是整个防水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下室底板施工时先要建立起保护墙,需要对墙体厚度进行有效控制,一般情况下设定在240mm左右,但是可以按照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完成保护墙的搭建后要实施灰土填埋。


地下室底板处理时需要确保底板的光滑性,为了确保其具有足够强度,需要对管道底部以及特殊角落进行增强处理,确保防水的完整性。另外,一般情况下防水卷材的搭接长度要控制在100mm之上,但是可以按照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确保良好防水性。
        3.4细节构造防水
        重视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细节构造,才能将防水性能做到更好。细节构造的防水包含内容较多,需保证防水设计更合理:特别要注意穿墙孔洞的预留与后凿及埋设件的预埋与后埋。防水性能能否提升,与后凿的穿墙孔洞与后埋的埋设件密切相关,在进行孔洞后凿与埋设件后埋时,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震动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破坏,防水性能受到影响,产生渗漏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进行防水施工时,有必要预留孔洞并预埋埋设件,保证维护结构稳定,将渗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另外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扩大,新旧结构接头部位的防水处理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需对接头部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选择有效的防水措施。在新结构施工中,防水施工应确保接头部位处于无水状态;另需考虑新旧结构的差异,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工程出现渗漏问题。
        3.5混凝土浇筑
        一般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浇筑有三种浇筑方法。一、前分层注入;第二,分阶段分层注入;第三,倾斜地倒在楼层上。向泵注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混凝土坍塌度和较好的流动性,因此在注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振动,以避免泄漏或振动。以浇筑墙为例,首先浇筑地板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厚度大,所以在浇筑过程中,两侧同时向中间浇筑,浇筑时间应在混凝土超凝前控制,采用“二次振动”方法调节混凝土收缩量,在混凝土振动完成后采取平坦、擦拭、压光等措施。初凝后,塑料膜、垫底混凝土结构维修,维修时间必须少于14d;接着,外墙混凝土浇筑,地下施工外墙必须根据500mm的距离倾注层,每层不能超过混凝土初始凝固时间,为了防止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内外温差出现裂缝,必须在混凝土初始凝固后使用达144d的塑料膜、土工布等,在维修结束后拆除模板,模板在拆除过程中必须确保内外温差不超过15°C。
        3.6密封胶的混合
        由于其双组分密封胶当中的主剂在加入加固化剂之前是一项具有可熔性质的低聚物,同时它们是由较长的线型分子链所构成,进而当其中加入固化剂之后,两者之间就会产生交联现象,从而产生三向的网状构造,并且其分子在实施任何方向的运作皆会遭受其交联排列方面的局限。如若其计量达标,且配合比例正确,那么其反应所产生的遏制就可以充分的施展其预定性能,但是当其计量发生偏差且出现不准确的状况时,通常会产生两种情况:固化剂不足或者是其固化剂超量。
        如若是固化剂不足,那么其所产生的物质的交联反应就不能够获得充分地进行,进而其所产生的将不是完整的三向网状构造,而是众多小型构造之间的串联,且其具有热塑以及热固两方面的双重性质,并且会产生以下特性:其使用期限相比预期而言要长得多,且其产物具有硬度低、富有弹塑性以及其表面始终富有黏稠感;如若是其固化剂添加超量,进而会致使其交联度极大的超出正常需要方面的范围,并且其分子在空间之中的任何位置皆会遭遇限制,令其多重网状构造彼此之间交叉至一起,呈现出无规律无规则地排列状况,从而导致其产物丧失应该具有的柔韧性,故而此时的交联产物展现出:使用期限短、产物不仅过应而且过脆、丧失弹性、色泽异常等特性。
        结语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对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稳定性及交付使用的舒适性产生着极大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的研究与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发展现状,然后总结了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的应用要点。
参考文献:
【1】俞焘,翁力君,朱君,等.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18):46~47.
【2】杨振.建筑工程中非固化防水涂料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66~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