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洁 杜菲菲 李得花 白丽梅 郭东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园林绿化事业局,内蒙古 鄂尔多斯,017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紧密结合项目特点和成本构成,对造价超预算原因进行梳理,并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其实施高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以更好地确保工程成本得到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会产生很大不利,一方面对建筑企业会造成经济损失,对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也会造成影响,工程造价控制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一环需要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建筑工程预算用来帮助建筑企业提前了解工程造价,对后期投入以及回报率可以进行一系列计算,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能减少企业的资金损失,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是重要的保障。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
建筑单位需不断提高对造价控制的重视程度,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考评,一方面确保了建筑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造价工作的落实。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造价工作能够提高投资金额的精确程度,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建筑单位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造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管理人员的侧重点应更多向造价预算方面偏移。对于任何建筑工程来讲,其工程造价工作都会对施工周期以及建筑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提高造价预算的控制力度,能够有效避免因建筑材料价格问题造成的建筑质量问题,全面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有效避免了后续的翻新以及重建工作。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建筑工程预算与支出脱节
通常情况下的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环节复杂,这些繁琐的项目共同构成建筑项目。因此在进行工程预算支出时,应提高项目整体的协调性,避免出现脱节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还需兼顾图纸的设计问题。对于招标阶段来讲,预算的重点应放在人工以及材料的支出上,而在具体的施工阶段时,需根据项目图纸的情况,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上述两方面都在体现着建设工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进行工程预算时,需充分考量各部分间的联系性,做好规划以及衔接工作,只有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工程造价才能更具真实性,进一步为建筑工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收入。
2.2预算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预算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保证工程造价预算准确性、合理性的基础,不仅要具备夯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熟悉相关法规、政策,科学合理掌握设计、施工、采购、投标等流程,及时监控和调整造价,避免资金的浪费。但就目前状况而言,部分预算人员由于缺乏大局观,且责任意识不足,未能全面预测和控制材料等相关价格变化,导致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未归入预算中,造成了预算数据与实际工程造价脱节,甚至增加了部分成本投入、材料浪费,从而导致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2.3施工管理不规范?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周期较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可预见的不确定性因素,这往往会引起施工方案的变更。施工方案的改变,不仅会延长工期,还会导致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费用的增加,这直接就会导致超出预算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造价管理不规范,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和使用没有规范的标准,也会导致预算超支,比如材料领用与使用记录不相符,会导致材料的浪费。机械设备的调度缺乏合理性,导致机械设备闲置时间较长等,会无形中增加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可抗力或者冬季施工等现象,都会增加工程成本,直接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成本。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解决措施
3.1实现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建筑企业应通过全面、有序的监督与控制提高成本控制的准确性,以减少预算编制与实际施工成本之间的差距,避免超预算现象的产生。首先,在建筑工程规划阶段,施工人员应准确、全面掌握施工图纸信息,以保证对人力、材料、设备、机械等物资进行准确预算,避免出现严重的遗漏问题,包括缺少注释或错误集。其次,预算编制人员在掌握图纸、了解行情的同时,还应深入施工现场,结合具体情况来全面、准确测量图纸,以准确计算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设备的数量,避免由于市场波动给预算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从而提高预算方案的准确性。最后,受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所涉及的材料设备价格也会出现浮动,因此预算人员在采购之前应深入市场进行多家对比,在价格出现变动时,可以根据实际用量、标准变更预算方案,以合理优化资金分配,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3.2以市场为基础开展造价预算
通过市场调研工作,能够使施工人员切实了解市场行情,对建筑材料价格的全面了解,能够进一步提高造价预算工作的合理性,预防造价超预算的现象发生。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开展造价预算前,施工人员需整合工商部门以及开发商等多方力量,进行市场实地走访,一来了解建筑材料的情况,二来对哄抬物价的不良现象进行整治,进而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材料的价格走向,从根本上提高造价预算评估的准确性。建筑材料的价格判断主要使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使用专业的数学建模软件对材料价格进行预测,进一步提高造价预算方案的可行性,减少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出现的概率。
3.3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因此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工程预算人员的能力培养。工程预算人员不仅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有详细的了解,同时还要具备敏锐的市场观察力,能够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判。工程预算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既要具备一定的建筑工程专业知识,又要对经济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能够从更加理性和长远的视角看待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在编制预算之前,工程预算人员应该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费有详细的了解,并且从专业的视角对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进行预判,切实提升工程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工程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越小,越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对企业投资决策的辅助作用就越大,进而保证企业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
3.4提升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需要不断进修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深入了解把握工程预算各方面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预算水平。在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预算人员对工程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造价预算上出现漏洞,其损失非常巨大,建筑工程企业会面临不小的负面影响。所以对专业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需求一直存在。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除了过硬的专业能力,在其专业素质要求也很高,存在预算人员为自身利益,故意在工程造价上制造漏洞,在监管失查的情况所造成的损失巨大,所以工程造价预算专业人员要有职业素养,有责任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价工程预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项目成本建设过程中往往受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预算结果超出实际项目成本,降低了造价预算的准确性,给建筑施工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预算人员应深入市场、工地,从实际出发全面考察可变因素,并及时调整造价预算方案,防止支出大于收入现象的产生,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研究,2019,2(3).
[2]郭亚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全面腐蚀控制,2019,33(02):10-11.
[3]上官秀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J].山西建筑,2018,44(35):211-212.
[4]秦胜龙.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0):154+162.
[5]金爱梅.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8(0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