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3月第8期   作者:陈万锴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陈万锴
        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分院  浙江省 3254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使各类城市建筑得以快速发展。伴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城市建筑结构形式也越发丰富,结构设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在实践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需要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保障土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1导言
        土木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与耐久性。然而,纵观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建筑结构设计中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影响了整体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此,全面探究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就尤为重要。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概述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通常涵盖了上部结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其中,基础设计依托工程地质勘测包括、上部结构类型、上部结构的荷载效应,以及实际施工技术水平、材料供应情况,进而对基础形式以及材料强度等级的确定,通常情况下,分为浅基础以及深基础;基础底面积的确定以及地基承载力的验算,以及基础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对必要的结构措施进行确定。上部结构的设计,主要分为了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砌体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设计对结构体系进行确定,对结构的材料进行确定;平面布置结构,初步选用材料类型以及强度等级等,对构建的截面尺寸进行初步确定;结构荷载计算以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的综合分析;载荷效应组合;构件的截面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涵盖了一些必要结构措施,应根据结构专业知识规范设。此外,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前期设计工作质量不符合标准,影响后续施工顺利的同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建筑企业建筑成本造成了提升的同时,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整体建筑质量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更是关系到了国家的事业发展以及国民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变革,建筑事业在我国建设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只有做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以此保障工程符合国家建筑标准,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切实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当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未能全面认识到图纸
        在整个建筑施工环节中,图纸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是对现场施工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如果没有在前期正确合理的设计好图纸,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会导致一系列环节根本无法进行,并且施工质量也有可能会存在隐患。从一些项目来看,有的建设单位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理解图纸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严谨性。所以,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的时候,无法根据项目的实际施工条件评估图纸,因此很难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施工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设计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而缺乏工作经验也造成了很多设计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将影响项目建设的发展,也将失去图纸设计指导的意义。
        3.2参数设计不准确
        现代土木建筑结构复杂,类型众多,要保证结构性能良好,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好各种参数的计算工作。而部分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存在参数设计不准确的情况,影响了后续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在针对高层建筑中的楼板进行设计时,存在设计高度值偏大的问题,因没有将荷载弯矩考虑在内,也没有结合建筑整体情况对楼板结构性能参数进行测算分析,导致结构设计不合理。
        3.3耐久性问题
        针对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安全性不仅指土木工程项目结构使用的过程中,其表现出所设想的那种安全效果,同时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长期性的使用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建筑结构的耐久性通常指在土木工程使用过程中,可以在规定的年限中发挥其正常功能,如耐久性存在明显差异或表现不足的情况下,不仅会对后续使用造成一定影响,同样会对后续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造成威胁。这一点在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中同样并不少见,在对于需要长期性使用的土木工程而言,结构设计的耐久性较为关键。此外,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温度、雨水、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规避外界因素对土木建筑结构耐久性造成影响。
        4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4.1优化图纸设计
        结构设计图的合理性关系着土木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对土木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前,设计人员需要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结构设计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图纸设计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建筑结构的整体布局、外观形态、承载能力等,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设计完成后,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及时修改不合理之处,确保土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4.2验证每项参数
        土木工程施工结构的设计工作与参数密切相关。有时看似微不足道的参数可能会对设计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在建筑行业中很难确定某些专业术语。如果建筑结构的建筑师没有正确地进行工作并且不认真理解每个参数背后的含义,那么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低的问题,这会大大增加设计成本。从理论上讲,每个参数都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在建筑工程设计的特定环节中,每个参数必须定义实际和有效的定义,以避免重复设计。
        4.3提高人员素质
        在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非常关键,会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提高人员素质的方式,能够对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多数问题进行解决。基于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对结构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引导其积极学习最新的建筑结构设计知识,创新知识体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从实践的角度,结构设计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积累设计经验,总结建筑结构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确保在设计中能够做到面面俱到。设计单位应积极引入专业的结构设计软件,使结构设计人员能够多接触、多学习,了解软件的使用条件和操作技巧,对自身的设计工作进行优化,保证设计效率和效果。
        4.4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
        信息化技术与我国建筑事业结合日臻完善的背景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利用理论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结合对工程进行设计,全面提高了其安全性。当前土木工程逐渐与全新元素相结合,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创造出更好且满足多元化需求的设计。例如:施工人员可利用现代化信息及时,对需要建设的建筑物结构进行分析,在通过综合分析后,依托信息化技术建模系统,制作模型,并进一步对模型进行实验,深度探析设计建筑物对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的抵抗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在提高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效率的同时,全面提高了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建筑模型技术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效性,并提高质量、效率和完整性。不仅可以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显著改进,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控制结构设计错误的可能性,从而减轻了设计师的设计工作量。此外,信息模型技术开发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建筑结构及时设计的实际要求,这需要设计师具有扎实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设计素质。未来,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以便最终实现业务的长期增长。
        参考文献:
        [1]邱志刚.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7):116-117.
        [2]窦瑾萱.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J].居业,2020(09):123-124.
        [3]王惠君.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居业,2016(09):135-136.
        [4]李运超.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0):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园...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