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周转理念下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强化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3月第8期   作者: 崔正华
[导读]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崔正华
        身份证号码:43032119790826****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高周转对房企来说,是取胜的重要手段。所以越来越多的房企及建筑企业以高周转模式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拿地、建设、销售是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越短,则竞争力越强。所以企业需要尽管腾出资金和资金回笼。房企销售过程是成本持续投入过程,周期越长,投入越大,所以缩短工期就可以产生大量的利润。鉴于此,文章针对高周转理念下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强化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周转理念;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强化措施
        1导言
        当前,房屋建筑工程还具有许多发展问题,为此为了增强住房舒适度与质量,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破解,加强对不同环节的监管机制。不仅要搭建良好的监督队伍,而且还要对搭建人员进行掌控,优化管理制度,将运用成效切身运用于实际建筑施工之中。除此之外,还要保障监察体系的合理性,从而更进一步提升房屋生产质量。
        2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2.1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体系混乱
        房屋建设工程的经营管理制度混乱,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人们可选择的房企品牌也多,并且对居住空间的质量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开始重视和加强工程经营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工程管理是一项负责体系,要时间积累,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尽管国家在对管理制度和存在漏洞进行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提高周转率,抱有侥幸心理,一心只追求利益而忽视的工程管理问题,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阻力很大,改进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2材料设备缺乏监管
        现今,在我国对建筑材料与器材的选择和使用上,缺乏针对性的监管机制。致使很多企业选材以及购进设备上,缺乏依据规范。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对于建筑材料以及设备选择采购方面。以及使用,收购方面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制。而当下,这些监管流程主要都是通过企业的建筑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进行操作。这样就会使得企业内部出现包庇现象,难以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例如,由于企业自身进行监督管理,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投注投入成本,就会选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器材以及材料,甚至会使用二次回收的废旧器材进行施工搭建。十分容易造成建筑事故,并且容易威胁到房屋质量,造成安全隐患。
        2.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对于房屋建筑企业来说,要保证施工安全,就必须要借助于规范的制度条文。通过规范文件形式来约束施工和管理人员的行为。目前来看,大多数的施工现场,进场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对于权力和责任没有划分清楚,对于已有的制度条文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在实际施工操作中也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没有把操作规范烂熟于心,无法认真执行有关要求。同时房屋建筑企业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对于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案不成熟,应变能力很差。在新形势下,现场安全管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管理常识和管理知识不足,仅仅是从现场成长起来,很难在现场施工中发挥作用,起不到管理和监督的效果。
        3高周转理念下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强化措施
        3.1加强安全管理
        树立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工作人员此方面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是提升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现场施工是否安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展,也会影响到工程成本。很多施工单位实施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全面管控。同时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培养和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工作人员掌握了基本的安全技能。在现场管理过程中,采取各种各样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施工安全。


        3.2强化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第一,工程设计和预算方面的内容要安排专业人员跟进,及时与图纸设计人员沟通,对图纸经济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房屋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预算管理,及时更正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准确性和科学性,以此为工程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二,加强房屋建设工程的成本管理。在确保工期和施工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对成本进行核算,不断强化,做到对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等进行现场把控,保证能够正常运转。一旦发生施工变更,则需要对相关的人员、设计师以及项目经理进行沟通和交流,合理处理突发问题,以便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不耽误工期。
        3.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关键点
        针对建筑工程工程量大,各专业交叉施工等问题,为确保施工技术管理有效落实、执行,施工单位应围绕施工质量控制,展开施工图纸会审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质量保障措施编制、审查,坚持施工过程动态管理制度,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管理与控制。在图纸会审环节,重点审查施工交叉图纸会审,包括水、电、通风等管线交叉部位图纸细化,避免因工程设计错误导致施工返工、工程变更等问题,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前,应向业主、监理等单位进行技术、经济、质量分析,确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经济性、技术性。如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用新型管材时,应进行管材技术性能、经济性评价,确保新材料应用可行性。此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交底,严格落实岗前培训。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识别、质量风险预防与控制,针对质量控制难点问题,可组织QC小组展开技术攻关,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工程质量。
        3.4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工程质量管理是从始至终的过程,工程管理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周期,同时还带来重大的质量事故。所以,对于房屋建筑企业来说,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以及管理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分工协作。确保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等多方的责任明晰,各司其职,促使其相互监督。同时,还要借助内部力量,对项目负责人以及企业法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杜绝工程期间存在违反市场秩序的不良行为产生,从源头上避免工程质量问题。
        3.5加大施工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力度
        加强从业之前的相关专业培训,确保施工管理人员对整体的工程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设立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平台,确保施工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处可学,有知识可学;在参与相关的工程项目,是针对该工程的实施和管理进行专项行动的培养,确保每位施工管理的人员都能够了解该工程的特质以及相应的标准;完善相应的评判制度,管理人员不仅应该做到对工程进行监督评价,还要对相应的经管人员进行工程后的工作评述,这样可以帮助房屋建筑项目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在无形之中也加强了对施工管理人员对工作质量的管理,间接地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在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为了更好生存,提出了高周转的理念,在高周转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工程质量成为企业的关键所在,也是制胜的法宝。所以,加强房屋工程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对企业提高竞争力非常有用。
        参考文献:
        [1]张雷永.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居舍,2020(26):178-179.
        [2]范映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6):195-196.
        [3]李敏.提升优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路径[J].建材与装饰,2020(21):129+131.
        [4]李星,王昌建,胡延服.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42+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