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强
身份证号:37252319811008****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国内建筑领域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水平的关注也逐渐加强。建筑工程的水平和质量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关键影响。另外,随着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施工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运用有效的策略对实际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促进建设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施工项目中落实施工合同的相关要求,是否达到相关质量标准,从而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经济管理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影响也在不断提高,这也间接衍生出许多影响建设工程经济管理的因素。目前,建设项目经济管理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管理,才能更好地规避各种施工风险因素,从而促进建筑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探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
一般来说,建设项目对工期的要求是有限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可以使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通常会制定相关的工程进度计划,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内容和管理标准的要求,制定具体的任务,做到有针对性的管理,避免工期延误。但在实际工作操作中,项目开发往往因意外情况而搁置,导致计划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在计划中加入意外因素,对工期的完成时间计算不太准确,通常给一定的空间进行适度的灵活调整。以2020年的COVID-19为例,这一流行病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较大面积的延误,是建设项目进度管理中的严重事故,甚至可能对整个建筑业造成严重创伤。在实际规划层面,需要根据实际政策法规和社会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使建设工期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在紧急情况下,要与有关方面协调沟通,确保工作顺利进行,避免混乱。工期管理的适宜性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数量的稳步发展,避免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整个工程的投资效果。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材料因素
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单位,其质量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关系着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了防止材料质量对工程整体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应从材料采购环节抓起,保证材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施工需求。采购材料前,不要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选择价格低廉的劣质材料,避免材料问题引发工程质量问题。此外,要保证材料保管的合理性,规避材料数量不足等影响施工进度,还要特别重视保管方式是否得当,如果保管不当容易造成材料霉变或性能变化的问题,影响材料质量乃至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应做好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检测工作,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测和问题的排查,从根本上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2.2人为因素
所有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都需要借助作业人员来完成,其管理水平也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施工人员综合操作水平。部分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施工队伍综合能力相对较差,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差,影响到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②施工人员安排合理性。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所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施工工种也存在并不同,而施工管理计划的不合理性也会造成人员冗余或不足的情况,从而增加施工期间的容错率,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三、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改进对策
3.1优化工程变更控制
工程变更的内容包括了工程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等。在进行控制的时候需要遵守相应的原则,建设标准不提高、建设周期不影响、范围不扩大、工程变更制度建立、办事程序需严谨、合同责任需明确。工程项目变更一般发生在项目实施阶段,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在工程的投资、造价、工期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恰当,有可能会造成工程成本造价大幅度增加,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项目停止。在项目实施的时候,不管哪个单位对工程提出了变更,都需要引起重视并且合理应对。如果真的出现了工程变更,需要严格遵守三个基本原则,一,施工单位如果剔除了变更合同价格的要求,承包人不作为,那么就可以认为工程变更不设计到合同价格;二,施工单位需要在十四天之内提出变更工程款的报告,如果超过了时间,那么施工单位所提出的要求可以视为无效;三,施工单位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工程变更,施工单位没有权利要求变更合同价格,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规定可以对合同的已有价格进行计算。
3.2完善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安全与质量管理是两个重要内容,如果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及社会地位。如今是信息化时代,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地更新换代,并且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运用,但应以完善的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依据,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流程、要点及重难点等,注重材料采购及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合理规划和分配施工资源,以保证施工管理的规范性,做到持续优化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工作能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要贯穿于现场施工的全过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保证安全和质量管理落实到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控制成本投入,助力于工程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制定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时,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查工作,对安全项目了如指掌,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机制及管理制度,设定运行机制及责任制度,充分体现安全管控工作的规范性和秩序性,为提升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3.3创新工程施工专业技术
工程建设专业技术管理的创新也是建筑业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企业施工管理创新是企业有序发展的基础,即创新技术的合理运用和运作。只有专业技术创新水平足够强,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进而达到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的目的。比如,要在依法治企理念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技术管理的落实,明确各级员工的岗位职责,通过组织全体员工,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专业技术领域的领导干部,努力建立专业技术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明确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建设各部门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学习和培训,达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目的。此外,根据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工作人员还要对新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每一段的管理人都有自身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同时也有时代赋予的更新、更优的方法论与资源支持。作为管理人员,要做好现场实际环境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做好对应的管理设计。
参考文献
陈坚洲.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6(19):137-138.
梁爽.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消费导刊, 2017, 000(028):118.
莫文勇.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J]. 建材发展导向, 2014, 012(00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