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体会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武玉玉
[导读] 生活化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非常关键的环节
        武玉玉

        上海市同凯中学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非常关键的环节,采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和意义,让学生重视地理学科,不断进步,提高自身核心素养。通过生活化教学,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拓宽其地理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参与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陶行知最早提出了生活化教学,其指出:生活就是教育,并对这一理论进行实践。所谓生活化教学,便是把生活和教学知识联系起来,把学生当做生活的主体,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将课堂目标变成学生学习的需求,不断引导学生于生活中学习,从学习中感知生活, 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并加深印象。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将学生生活中会碰到的地理问题以及现象很好地解释出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有助于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新课标的提出便是要将生活化教学实行起来,让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鉴于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有效实行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教育,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不断挖掘生活化地理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善于挖掘和发现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联系实际生活,不断提取与教学有关的资源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生活化教育中进行学习,学会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在学习中总结经验[1]。初中地理的研究包含了地球、宇宙以及两者间关系,海洋、陆地、气候、风土人情等,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整合相关资源,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生活中的护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神奇,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学习,这样可有效加强地理教学的体验[2]。
        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球的运动》一章内容教学时,教师应当选择生活中学生比较熟知的自然景象来对学生进行教导,给学生讲解昼夜长短以及太阳东升西落相关知识点,并引

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教师对发言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将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同时,教师也可与周边自然环境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去探究。如,教师可让学生去探究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地理教学之间的关系,达到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二、实行课堂互动生活化教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可让学生更好配合教师教学。进行教学时,教师需基于教材,根据学生兴趣,进行趣味性课堂互动,在引导学生互动期间, 一定要使互动生活化,让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知识进行探讨,同时用地理知识来提出相应的问 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知识[3]。
例如:教师在进行《世界气候》一课内容教学过程中,由于该部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 也属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均觉得困难,不能找到学习的规律, 理解起来吃力。这时候,教师需要设计互动环节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教师要在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争论和思考。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该内容中的气候,并结合知识来对当地的气温以及降水特点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气候的特征。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借助视频教学的方式来给学生展现世界各种气候,这样可有效提升互动的氛围,让学生更积极和主动。

进行互动时,教师不应当限制学生的发挥,可让其自由提出问题,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联系四季, 研究不同气候中人们的生活情况,如热带和温带的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其衣食住行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引导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思考,使课堂互动生活化。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提出问题,学生会从中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快乐,并且能够将地理学习与生活联系, 同样也能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使得地理生活化教学更有意义和价值。
三、布置生活化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思维更独立

        初中生属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一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正好可以利用这样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观察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精美有趣的 PPT 来引导教学,同时,教师还能给学生播放一些地理科普节目,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特思维的目的[4]。此外,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一问一答, 应该将课外作业开放化,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作业答案,或者让学生用教材内容解释生活中的某一地理现象,这样既能体现出生活化教育的意义,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怕地理作业[5]。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比较开放的地理话题,让学生去联系实际生活寻找答案。如生活中有哪些地理现象,教师不必限制学生的题材,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既可以是观察

中国或者世界地图,也可以是对地形或者气候的探究,或者是对降水、风向的思考等。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到生活中寻找地理相关知识,并将其与教师和学生分享,这样既能开拓学生思维,还能体现出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四、组织室外地理生活化活动,使教学更情景化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还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之上拓宽教学活动,教师需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室外活动,走进生活,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领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多实践,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不断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再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学习中,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也能达到教育目的[6]。
        例如:教师在进行等高线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户外调查,最终将调查报告教给老师,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针对性进行指导,让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深入理解。同样,教师还可让学生外出旅游时收集旅游的相关照片,然后可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不断拓展更多除教材内容的地理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当学生在户外活动时,还可利用地理知识辨别方向,利用地理知识进行环境保护,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以及独特性。通过组织户外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同时还能将教材内容运用到活动中,一举两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能进一步得到培养,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五、结束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地理教学内容,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及掌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进行生活化教学,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很好地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到教学中,通过不断挖掘教材内容, 改变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实现课堂互动,不断与实际生活联系,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肖玉香.初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17):37. [2]孙璐.探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智慧,2020(09):53.
[3]陈贞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微[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4):58-5 9.
[4]邱利鹏.生活化情境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16):142-143. [5]李发婧.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06):119-120.
[6]何尔行.浅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下),2019(09):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