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丽
(普宁市占陇镇交丙耘小学 广东 普宁 515321)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使教育事业走上了全新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有效教育方法的应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长足进步。本次文章的研究就是基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现状,分析课前课后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和模式,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效果和兴趣,保证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活动阶段,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带动学生的进步。
关键词:课前;课后;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前言:小学时期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实施,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保证学生在最佳的环境下,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所以本次的文章研究也是结合课前课后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和模式,探讨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和实施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这一教育工作所具有的优势,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最佳的氛围之中,吸收语文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一、合理划分小组是首要前提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还需要意识到先进教育理念在其中渗透所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结合学生当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所具有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改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模式,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所以课前和课后这一起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教师能够结合语文这门学科,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学的相应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小组划分,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科学的小组划分环境中,真正的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讲解《颐和园》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效的文章预习。在这其中教师所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到班级每一个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现状、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等各方面的因素,从而在合理配合之下,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进入到适合自己的小组,并且保证小组内部的成员,真正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通过这样的小组划分,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能够首先分配任务,大家分别查阅资料,了解颐和园的背景,以及颐和园的位置等各方面基础性的内容。在掌握这些资料之后,大家把所掌握的内容进行共享,随后再翻阅文章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粗略的浏览文章之后,看一看作者口中的颐和园是什么样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小组内部解决。这样的课堂预习方法能够真正的利用合作学习,改善课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形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教师需要分析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课后学生依然需要通过教师讲解的内容,对不懂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地进行交流。这样的课前和课后学习方法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合作的优势,也能够凸现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实现最佳的课堂教育效果。
二、布置恰当任务是有效切入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要保证课前课后合作学习工作真正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小组科学划分之后,布置恰当的任务也是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教师还需要按照小组内部学生的学习现状,合理的对任务内容进行布置,以便于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顺利的开展。
例如:在讲解《月球之谜》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的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月球上到底有什么?月球有哪些值得人类去探索的奥秘?你想知道月球上的什么秘密?这样的问题在分析了之后,学生就可以拥有一定的合作学习思路。以小组长为单位,对每一个组员的任务进行划分,有些组员则去查阅与月球有关的资料。有些组员则是分析文章的核心思想和内容,有些组员则是进行图片的收集。这样的任务在布置之后,小组内部的学生能够井然有序地展开课前的合作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把自己小组所总结到的知识点进行共享,以此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课后的合作学习则是教师在预留课后任务和作业之后,小组内部的成员共同探讨总结当天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互补,提高了语文知识讲解的时效性,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三、给予有效展示是必要补充
课前课后的合作学习指的就是学生能够在课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对未知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课后的合作学习则是让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能够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清楚的巩固回忆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高效的课堂教育环境,也能够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的深入,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为学生后续的良好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合作学习课程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合作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展示,并且给予更好的补充,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这篇文章涉及到物理的知识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没有接触物理知识。所以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之中,教师就需要布置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能够自行对物理知识有所掌握。在了解初级的内容之后,在帮助学生深入地进行概括和划分,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状态下,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内容。
教师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文章预习之后,需要提出问题:两个铁球到底能不能同时落下?为什么?你得到的知识有哪些?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大家表达每个组所总结到的知识内容,就可以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知识之间的分享,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有必要的补充以及改善。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在查阅资料时难免会找到一些错误的资料内容,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的意识到这部分知识点,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真正地在学生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促进全体同学都得到长久的进步和发展。
课后的复习工作也是如此,更是需要按照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利用相关的平台,引导学生能够在平台上发布自己所复习得到的知识,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的深入探讨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全新的课堂教育模式所具有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为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改革做出巨大的贡献。
结论:综上所述,本次文章的研究就是基于以上的内容,结合课前和课后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开展策略,主要提高小学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实施的效果。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这一学科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真正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我国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平.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性分析[J].课外语文,2021(12):85-86.
[2]林雪玲.小学语文线上教育基本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3):22-24.
[3]黄日健,李雯.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构建智慧课堂[J].科技风,2021(0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