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李菊华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这个时代中,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在课堂中更多的普及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李菊华
        绥化市育才小学  152000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这个时代中,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在课堂中更多的普及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学校可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充分融合传统文化的知识,这样也是在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奥妙。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初步了解文化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初步阶段就是小学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为学生之后的知识积累奠定基础,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一个基础性课程就是小学语文,小学阶段学生可以更好的培养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充分融合传统文化可以更方便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要思考怎样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兴趣
        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受到家庭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较低,同时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使得学生对阅读的积累太少,他们对阅读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学习上的思考,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倘若老师没有讲解,学生也不会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的领悟与感受,缺少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小学生经常会因为缺少词汇的积累,而在作文学习的过程中组织不好自己的语言与句子,就使得作文水平也较低。
        1.2学校和老师对语文阅读的重视度不够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水平方面低下,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还存在认知的缺失因素,教师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到阅读的重要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先使学生简单的阅读文章,然后就开始灌输式讲课,学生就会一时很难接受所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难以快速掌握,这样就无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1.3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欠妥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学理念相对落后,还停留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上,为学生讲授的知识也仅仅是课本中的内容,而且教学方法较为刻板,教师认为学生只需要这样进行教学就可以了,但是教师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就会使很多学生缺少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被动地接受教育,很难真正使学生学习到知识。并且还有一些老师会以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情况,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需要教师能从各个方面综合考量学生的能力,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突破。

久而久之,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2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
        2.1让小学生了解和感受优良传统文化精髓,感受文章的美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其实在很多故事中都蕴含着相关的进取精神,小学阶段在接触到进取精神的时候,就可以有效的形成拼搏到底的信念,同时还会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可以以一种更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的魅力,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就需以节奏配合情感的方式阅读文章。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巨人的花园》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欢快的氛围,感受花园中美丽的风景,让学生能发现不同季节的美丽风景。并且,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为什么巨人会如此生气?也不断去体会春天的真正意义,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最终明白:唤醒寒冷的是任性冷酷的心,春天是温暖和爱人的心。这也进一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性本善,温暖人心,也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进一步感受到它的魅力。这种情感的表达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魅力,更好地感悟人间冷暖。
        2.2展开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我国十分宝贵的财富,它能流传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它在汉字和各种典籍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十分重视文化的熏陶,使传统文化的特性更好地凸显出来。实际上,我国不同的民族都包含着不同类型的文化,这些独特的文化更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更加丰富多样,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屹立不倒,在世界文化中我国文化更具特色。对于文章阅读,不仅需要理解文字的意义,而且在文章创造的过程中,还需要融合文章精神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感受文章的特殊意义,从而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在对《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在授课内容中需要先抓住孤独的帆,远处的孤影,再带领学生进入长江流水所蕴含的意义。这种情感在整个文章中贯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也是用诗所释放的情感,进入到学生的心中让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体会当时诗人的感受。  
        3结束语
        总之,为了使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飞速发展,就需要我们能重视传统文化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从根本上深入探究它的价值,使得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强,在无形中使自身的爱国情怀和价值观得到更好的提升。久而久之,就能使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也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整体质量也能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津津.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 (语文园地),2020(07):19.
        [2]唐满英.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 页),2020(03):48.
        [3]蔡珍妮.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 活页),2020(03):7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