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涵
衡水市前进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语文学科教育从古代以来就是中国学生的必修课,可见语文学课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作为人行为习惯和心智培养的重要阶段,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同时,新课标也在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获得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1自主学习的内涵概述
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优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自主学习所看重的是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及自觉性,注重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约束、定向、调节及评价。自主学习中包括主动性,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主动性所体现的是学生从内心想要学习的表现,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获取愉快体验的过程和动力。自主学习中包括独立性,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独立性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表现,具有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性,提供给学生充足的独立学习的时机,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中还包括元认知监控学习。自主学习所强调的学生语文学习要有自我计划、调整、评价、修正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良好习惯,促其进入到自我监控的认知活动中,从而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1留足足够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小学课程内容虽然和初中、高中比较相对宽松,但由于科目和内容原因,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还是略微紧凑。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选择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做到精辟。也正是由于小学时间相对宽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才能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所以说,想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利用一些时间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由于小学学生本身就具有活跃好动的性格,天性天真,在自控能力上还呈现出相对较弱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时间,抽出适当的、固定的时段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在策划好计划、留足时间之后,学生再进行自主学习。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况下养成习惯,慢慢的找到自己应当做的事,做事所需要的步骤也会渐渐明了。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学生自学可能本身目标不明确,因此他们在自主学习时可能会出现走神或者贪玩等情况。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自习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相应的作业、习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自习。这样的话,学生自习的效果才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来,学生的有效自习也能推进教学的高效开展。
2.2创设积极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利用创设形式活泼的教室文化、打造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组织特色鲜明的特色活动等方面,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可以这样做:(1)和班主任商议,在班级里创办语文学习园地,教师可在学习园地中呈现一些语文常识、有趣的故事、典故,甚至是笑话等,也可以安排学生办一些语文学习小报,语文学习园地要形式活泼,易于吸引学生注意;(2)语文教师可以建议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在校园内陈设名人雕像及简介、在学生经常进行户外学习的场地上巧妙陈设励志的名家名言、在起装饰点缀作用的石头上刻上励志的字眼,利用校内外墙壁打造国学文化长廊或经典故事长廊等。
语文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熟悉校园文化建设设施,还可以以校园文化设施呈现的知识内容为主,组织各类知识竞赛。通过学校与语文教师的合力打造,力争让学校的每个块石头、每一面墙壁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舒服而文雅的语文魅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3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们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愿意去学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可以增强其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锻炼思维能力,使其可以更快速更高效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整体的语文阅读水平,并且对其他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课程教学工具来创设有效的阅读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文章来创设情境,开展教学。首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次浏览,在清楚文章大致脉络后,教师应提出几个问题,“文章总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请分别给这些事情立一个小标题,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让学生先思考这几个问题,然后再去仔细阅读文章,边阅读边思考问题,得出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章的小标题呈现出来,并且在小标题的旁边配上与之相应的图片,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小的场景,将学生导入进去,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情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最后,为了深化情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身边最为钦佩的人的事迹上台进行表达分享,再次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效掌握这一类型文章的阅读技巧,提升自主阅读学习能力。
2.4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入发展的直接体现。独立思考固然重要,但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更佳。小学语文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他们主动应用语文基础知识来进行沟通交流,特别是进行语言的组织和应用。要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让学生们通过合理分组完成一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任务,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必备的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工作经常需要自主完成。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为了让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与其他小组进行竞争的过程中有更加优秀的表现,他们需要在很多问题方面进行充分探索和交换意见,可以共享彼此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在当前强调综合素质的大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相互之间有充分的讨论和分享,这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在课堂内外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行动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们营造出合作学习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方面分享各自的收获,形成一种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让他们逐渐体会到自主学习,特别是自主阅读和写作等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但是其具有较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并在一定范围内帮助学生创新教学内容,对于后期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以与学生平等的视角去看待语文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洪.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127-128.
[2]黄芸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7):32-33.
[3]朱为强.探索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2019,8(3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