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平阴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山东省济南市 250400
摘要:随和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逐渐增加,对其的施工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且在建筑工作后再难过,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同时对于建筑施工的检测技术也是建筑科学的基础发展内容之一。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需要在不断的时间过程中,反复进行检测,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检测技术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概述
装配式建筑对于构件的质量可以更好的控制;在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极大程度上减少施工强度,装配式建筑增加了机械化程度,减少施工人员的配置,极大程度上节约施工成本同时缩短工期,保障施工安全。同时装配式建筑还能够减少建筑垃圾,有效提升建筑环保能力。随着装配建筑的推广和应用以及科技能力的提升,有很多新型的材料逐渐出现,因此还需要探索更多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提供技术施工保障。例如混凝土构件的无损检测技术,一方面检测混凝土强度,另外一方面来检测混凝土质量,以此来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及在建筑物竣工阶段来检测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二、装配式建筑检测技术
1.红外热成像的检测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是目前阶段最为常用的对建筑物整体保温性和节能性的主要检测方式。其技术原理是通过将热流注入到试件后,让热流充分扩散到试件的整体内部结构中,保持一段时间之后,试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温差。当试件温差形成后,就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来直观的看到建筑试件其外部结构的不足和缺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最大有点在于其能够直观的看到检测结果,检测范围大、距离远,且检测结果相对准确。通过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来判断建筑的保温性和节能性效果是否符合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标准。这项技术目前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技术应用还需要应用到无损检测的工作范围内,因此还需要加强该技术的应用熟练度。其次,为进一步推进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我国还将其与计算机技术进行结合应用,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无直接直接以及大范围的扫描,起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阶段都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的效果。
2.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
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同样与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都不需要进行直接的接触就能对建筑进行无损检测。其具有的最大有点就是检测速度更快。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是在设备接受信号后就可以进行对检测对象进行处理,将检测对象的实际质量呈现到屏幕中,其检测效果也十分清晰直观。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雷达仪的天线进行雷达发射,将雷达波发射到混凝土内部。雷达波一部分能够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反射波,另外一部分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人射波。雷达波能够反映出混凝土中的钢筋以及混凝土的缺陷。
主要是由于人射波会因为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成不同的界面,人射波就会在这个界面上发生不同的折射现象,从而形成了内部反射波。雷达接收器能够不断接收这些反射波的强弱以及区域大小和返回时间,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混凝土的内部出现缺陷的位置以及尺寸。这种检测方式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检测。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在混凝土质量上,还可以应用到不同的施工内容上,例如桥梁腐蚀程度判定、建筑材料腐蚀程度判断、管道无损检测、建筑含水量以及砌体结构完整性等等。目前这项技术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项目就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且使用技术相对成熟。
3.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物理探测方式并且是一项方向性较强的检测技术,超声波技术是通过其高频率的震动以及脉冲波峰来进行检测的。通过超声波检测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传播中,遇到不同的材质发生不同程度的散射,这会对超声波强度有不同程度的衰减。这项检测技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超声波具有相对较高的震动频率,因此能够很好的对建筑内部情况进行反应,以此来反应混凝土的缺陷。进行超声波检测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材质进行震动频率的选择,例如在度混凝土进行检测时,需要设定符合混凝土材料的震动频率,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超声波振动频带在20KHz到200KHz之间,当超声波震动频率与混凝土震动频率符合时,检测结果才能够更加准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多技术手段也开始逐渐应用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因此超声波检测技术也在装配式建筑的无损检测中起到来重要的作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操作便捷、检测结果准确、检测过程高效的优点,因此这项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
4.电磁与电测法
电磁与电测法是近年来所发现的新型检测技术手段,且其能够符合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电磁与电测法能够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应用,达到智能施工的效果。电磁与电测法是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来对混凝土在不同的阶段其施工的完整性进行检测,主要是对建筑空隙内部水分的分散效果进行判定。在检测混凝土盖板的厚度或者是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直径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涡流法进行检测,在检测材料涂层的质量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超高频电磁诊断法等等。这项技术能够实现仿真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达成装配式建筑智能化管理的效果,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进行监控,并能够及时的反馈数据,以便于施工质量的控制。这些新型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因此还需要不断的实际应用的熟练度和普及。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同的优势,以及不成熟的部分,在进行对装配式建筑的无损检测中,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装配式建筑本身所具有的优势能够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因此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以此来保障其巨大的优势。当然在施工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不同的问题,通过无损检测技术来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建筑结构的缺陷等问题来进行及时的检测和补救,就能够减少其施工问题带来的损失,降低风险以及保障建筑质量,所以强调对无损检测技术在整体施工中的重要性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乐明, 曹红红. 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测技术[J]. 四川水泥, 2019, 000(001):181-181.
[2]陈剑, 胡玺. 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测技术[J]. 消费导刊, 2019, 000(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