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期   作者:林富
[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林富
        青岛海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664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要重视施工技术优化,强化现场施工管理,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都会对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协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才能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因此,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以此来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提升建筑企业的工作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会对施工条件、施工成本、施工材料等进行科学预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施工的高质量开展,不仅可以推动施工工艺的优化,还能实现施工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高质、高效交付使用。
        1.2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施工项目由于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施工程序较为复杂,各个环节施工内容也不同,在人为原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施工事故的概率也会增加。一旦发生施工事故不仅会影响工程本身,严重时还会影响施工进度,从而影响企业的收益和声誉。而加强现场施工控制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了解施工中隐藏的问题,这样就能将安全事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比率。
        1.3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可以对各个施工环节实施细节化、指导化的管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技术因素而造成的施工进度受碍、施工质量不佳等问题,使现场施工效率及施工资源合理利用率得以提升,为建筑企业获取更加理想的项目收益及竞争实力,有利于建筑企业在行业中保持高口碑、高实力。
        
        2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技术分析
        2.1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完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类。施工环境因素,如:复杂的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地理位置、水文、气候及周围环境等。施工资源因素,如:施工资金的到位与否,施工的器材是否合适,以及施工必备的材料等。施工技术因素,如:前期的地理位置选取、规划图的制作、采用的工艺技术。总的来说,一个完整合格的建筑工程的核心即为基础建设,一定程度上讲,建设工程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当基础工程出现事故造成的损失比基础工程建设所要投入的成本大得多,并且无法挽回,所以一个工程建造之前优先规划基础建设,制作可行的规划图,建筑过程中夯实基础工程的牢固性,熟悉施工图并选择优质材料进行建造。
        2.2混凝土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较为常见且重要的施工技术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同时混凝土混合材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关键性建材,其混合质量、组分性能都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混凝土混合材料是由水泥、沙砾与骨料胶凝等基础材料,在既定条件下混合搅拌而形成的复合型材料。目前,建筑施工普遍选用凝胶材料和砂石骨料成分的混凝土原料,在混凝土混合材料配比搅拌工艺环节,工作人员会根据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天气情况、地质性质等选择适宜的添加剂,然后将混凝土原料、水、添加剂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混合搅拌,形成性能稳定的水泥混凝土混合材料。


        2.3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混凝土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进行模板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因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支出。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因为层数较多且结构复杂,选择胶合板模板,并对其周边进行拼接,于建筑模板外侧,设置5mm×100mm的方木立档,控制间距为30cm,采用逐段拼接的方式,对模板进行牢固固定。对诸如楼梯预留孔洞等复杂部位,可以采用多层夹板模板。在对模板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满足工程结构在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且模板结构应该尽可能简单,便于安装和拆除,模板的接缝位置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环节,需要关注可能引发模板变形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2.4防水技术
        建筑防水施工对工程的质量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影响防水施工质量的因素有以下两点:第一,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会降低防水施工的质量。技术人员应根据项目要求,严格检验防水材料的质量,确定质量达标后,再应用于工程中。通常情况下,外墙作业常使用防水卷材。针对防水效果薄弱区域实施有效措施提高防水效果,以满足工程的防水质量;第二,提升防水施工的技术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技术方案和管理规范,使用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防水施工的技术水平,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3.1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为提升管理的效率,施工规范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是关键,首先可以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了解施工需要的具体流程,认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出现问题;其次加强施工人员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感;最后,重视人才的吸收,加强人才培养,设立领导班子培训,根据每个员工的特长设立合理的培训内容,从而为每个岗位都配备专业的人才,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3.2强化技术管理
        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应该重视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以先进的施工技术来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具体来讲,在设计阶段,应该做好相应的图纸审查工作,找出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存在的不相符的地方,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在施工阶段,应该做好对于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得施工人员能够了解施工技术,减少不良行为,强化技术指导,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另外,应该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其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使得其能够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3加大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
        要加大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通过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管理条例的监督实施工作,面对各类棘手问题勇于拿出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真正着手解决问题,对于施工违法问题严惩不贷,制造良好的施工监督管理部门和高效高质量的建筑施工风气。将监督机构的性质由执法类的事业单位直接转型为主体上由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执法单位,使之行使行政执法更加合理合法,提升处理问题的效率,同时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其次须避免多部门集中执法,导致执法混乱,问责困难。最后,政府部门也需要保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的有效性、权威性,政府部门需要起到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规范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不断提高施工安全质量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工程管理者应重视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工作,通过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升施工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项目要求和规范标准。
        参考文献
        [1]安雪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5):128-129.
        [2]林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197-200.
        [3]陈春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管理措施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06):95-96.
        [4]赵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名城绘,2020(04):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