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任明
[导读] 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需要加强教学针对性,因材施教,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体育运动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中心学校  任明  264512

摘要: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需要加强教学针对性,因材施教,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体育运动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教学优势;教学策略
        体育运动作为如今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体育老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对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创新进行深入探究。
        一、小学体育课堂中分层教学的优势
        (一)加强教学针对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人爱好取向,擅长的运动领域都是不尽相同的,传统小学体育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对同学们缺少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一概而论的统一授课。体育老师对整个课堂没有推进计划,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认知不足,课堂教学模式缺少活力和应变能力。小学体育分层式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接受能力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摆脱教条式教育的束缚,加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让不同的学生们都能够激发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让每个孩子在体育运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同时可以显著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获得自信的气质。
        (二)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良好的体育科目学习也能够对学生的一生起到影响,分层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优秀的个人素养。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少不了对抗和竞技,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团队合作,加强与自己队友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要通过坚持来完成整体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炼,也能养成学生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当下,许多学生都因为娇生惯养导致了自身的性格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培养。而通过小学体育分层教学,让学生在竞技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滋味,这时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完成对学生的性格塑造。


同时,也能让学生总结失败的经验,再次对成功发起冲击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分层教学课堂设计
        现代教育创新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如何把体育活动与分层教学结合好,是小学体育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体育教师在设计小学体育课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参加体育活动兴趣,引导学生向教学目标的方向去努力。小学体育课可以采取教学过程分层次、教学目标分层次等教学模式进行课堂设计,也可以利用分组分队的方式进行模块化教学活动,如何创新体育教学,开拓出更多教学方式是每一位授课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举例来说,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将跳绳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要求学生们通过单脚跳、双脚跳、两圈连跳三种不同的跳绳方式,进行分组对抗比赛,然后引导学生们将这三种结果进行对比。这样做既可以丰富体育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们产生好奇的心理,从而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融入体育课程,同时体育教师应当利用不同运动过程的比对,引导学生们开拓自己的思维,加深学生们对体育活动过程的印象,巩固所学习到的体育知识,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拓展分层教学环境
        体育运动不仅仅是出现在校园,更应该融入于生活。小学体育教师应帮助孩子们不断的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并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良好的运动习惯的养成无论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还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当充分挖掘体育与生活的联系,将课堂带入到学生熟悉的环境中,让学生无论在校园还是在课余时间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比如在跑步教学案例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校园周边的实际环境来设计教学场地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较好的运动体验氛围。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体能、身体素质等原因,不愿意参与到跑步运动中,甚至对跑步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可以为体能较好的同学设计大圈跑步路线,例如整个公园外围步道或者跑道,而体能较差的同学可以设计小圈路线,比如围绕公园里的人工湖进行距离相对较短跑步锻炼。学生通过教学氛围的改变,对课堂内容产生了新的兴趣,同时利用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模式,让学生更加地了解自己,从而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体育运动中。
        结束语:对于素质教育来说,体育课毫无疑问是提升学生核心素质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设计,以加强教学针对性为目标,将传统的整体教学模式转变为具体化的教学形式,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雪林.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一代,2021,25(3):282.
[2]黄国强.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践[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170-171.
[3]陈准.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论文集.20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