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探微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期   作者:刘郁忠
[导读]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
        刘郁忠
        身份证号:33042219761021****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市政道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因诸多优势被应用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但还需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从而全面提升市政道路路面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桥;混凝土;技术;应用
        1工程概况
        某道路工程全长3.27km,红线宽40m,为城市主干道,道路标准断面红线宽度40m,双线六车道,设计速度40km/h。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形式由下而上分别为18cm级配碎石、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5%)、1cm厚稀浆封层、26cm厚水泥混凝土,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形式由下而上分别为15cm级配碎石、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5%)、1cm厚稀浆封层、20cm厚水泥混凝土。
        2水泥混凝土施工
        2.1模板安装
        水泥混凝土模板采用25cm槽钢及19cm槽钢加工钢模板,模板高度均比设计混凝土路面低1cm,方便高度调整。单根槽钢标准长度3m,弯道等非标准部位利用1mm钢板弯曲成型,利用短槽钢进行加固。安装前将模板打磨光洁,根据测放点位安装模板并调整模板高度,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桩进行架立。模板底部采用砂浆填补,内侧模板面铺塑料薄膜,防止漏浆。因模板顶部需架理三辊轴及排列式振捣棒,模板必须加固牢靠,保证在摊铺、振捣、三辊轴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2.2传力杆安装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纵向及横向传力杆。纵向传力杆为16mm螺纹钢,长80cm,间距60cm,侧模按设计图纸要求预留传力杆孔洞,侧模安装完成后穿入传力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对传力杆埋入深度及水平度进行调整,保证安装质量。横向传力杆为32mm圆钢,长45cm,间距30cm,每5m设置横向传力杆,利用8cm圆钢制成U形卡,12mm螺纹钢加工骨架,将U型卡倒扣在骨架钢筋上并嵌入基层,保证骨架稳定,将传力杆用扎丝与骨架钢筋固定。
        2.3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安排人员对基层进行再次清扫,洒水车对基层洒水湿润,防止基层变干,吸收混凝土中水分,产生裂纹。混凝土浇筑采用搅拌车自卸方式,为防止卸料出现骨料分离,增加卸料槽长度,混凝土卸料高度控制在70cm以内,根据基层表面与面层高度均匀卸料,排列式振捣棒匀速缓慢向前作业,振捣密实,井周边等特殊部位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加强振捣。
        排列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后,开动三辊轴,往返2-3遍提浆整平,用3m刮尺对提浆后的表面进行刮平,横纵方向各1遍进行刮平,再用叶片式或圆盘式抹面机进行2至3遍压实整平,局部位置人工用抹刀收光。
        3施工质量控制
        3.1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质量控制
        3.1.1模板控制
        因为混凝土收面以模板为参照,所以模板安装质量将对路面平整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模板架立前应对现场放样点位进行复测,检验中线偏位及顶面高程是否超过偏差值,用3m靠尺逐一检测平整度,立好的模板相邻高差应控制在2mm以内。每次浇筑完成后应对模板进行清晰、打磨、刷脱模剂,对模板质量进行检查,对因搬运过程导致变形的模板要及时更换。模板应支撑牢固,模板如支撑过少,加固钢钎不牢固,在摊铺、振实、整平设备的负载行进、冲击和振动时易发送位移,造成模板顶面标高偏差影响平整度。


        3.1.2混凝土控制
        混凝土拌和物为影响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为控制好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水胶比和砂率一定要进行调整,水胶比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收缩不均匀,造成平整度较差,相对应砂率过高将对混凝土和易性造成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保持砂率32%,调整水胶比进行实验制成混凝土性能与水胶比关系曲线,水胶比为0.39时混凝土性能最好。确定水胶比后采用同样的方法确定最佳砂率为37%。
        3.2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质量控制
        3.2.1路基、基层施工控制要点
        路基填料及碾压应按规范施工,对0至80cm内填筑、各专业管道及井周回填应严格控制,如填筑、回填质量出现问题,在开放交通后轮载作用下基层由于塑性变形与混凝土面层脱空,脱空的混凝土路面在轮载作用下就会开裂。
        级配碎石由大小不同粒级的碎石与石粉拌和而成,碎石颗粒中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应严格按配比进行搅拌,如装卸过程导致骨料分离,现场应进行二次拌和,碾压过程中应适度进行洒水,施工完成进行压实度及弯沉检测。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应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严格把关,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水泥剂量不小于2.5%,最大计量不超过6%。水泥稳定碎石由水稳站机械拌和供料,稳定层拌合不均匀,离析严重,水泥含量超标太多均会导致混凝土路面开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前应控制好级配碎石层标高,控制水泥稳定碎石标高及松铺厚度,采用摊铺机一次摊铺成型,不达标处应及时整平处理,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底面平整,防止混凝土厚度不均导致在轮载作用下产生应力不均匀,造成路面裂缝,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应≧98%。水泥稳定碎石完成后应及时用土工布进行覆盖,每日洒水养护,养护期为7天,养护期后进行压实度及弯沉检测。
        3.2.2原材料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其早期强度较高,抗冻、耐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2h,选择终凝时间6-10h的水泥。水泥混凝土细集料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砂石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的级配,砂的细度模数在2.5以上,其硅质砂或石英砂的含量不低于25%。过投入搅拌机每盘拌和物的数量,应按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容量计算确定,通过试验得出,水胶比为0.39时混凝土性能最好,最佳砂率为37%,采用高效减水剂。
        3.2.3施工过程控制
        为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被吸收,加速混凝土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浇筑前,对底基层、雨水箅、井周及模板进行洒水湿润。
        项目施工所在地龙海市常年风力较大、温度较高,为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收缩开裂,借鉴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施工经验,在混凝土路面初凝与终凝之间采用喷雾养护,保持混凝土面层湿润,待混凝土终凝后覆盖土工布进行洒水养护。混凝土路面面层及两侧用土工布全覆盖,相邻土工布搭接大于10cm,土工布搭接及四周用重物压盖,防止被风吹起,影响养护效果,洒水车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面层湿润。水泥混凝土路面达到设计强度的25%时应及时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时间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0h左右进行,沿线路方向每隔5m进行横向,切缝不及时,温度应力高于混凝土路面的抵抗拉裂强度,应力无法释放,易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切缝要注意同车道几板混凝土横缝应切齐,与线路方向垂直,深度不小于8cm,同时应合理调整避开雨水箅、雨污水井位置,保证应力释放位置无其他构造物。
        4实施效果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是目前常见的施工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切缝、刻痕等工序严格控制和检测,工后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全面提高施工质量,为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天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20(10):136,138.
        [2]姚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与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20(6):10-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