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周云浩
[导读] 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行业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发现合作学习的优势与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合作中进行课前、课后的预习与复习,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明确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能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升,使得学生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其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周云浩 404100

摘要: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行业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发现合作学习的优势与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合作中进行课前、课后的预习与复习,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明确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能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升,使得学生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其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关键词:合作学习;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品质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制观念,辅导学生健康成长,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并不深奥。但一些学生会忽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难以参与到课堂之中,因此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课堂效率在以往并不很高。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改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开始广泛地被引入课堂之中,这大大改善了以往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不高的状况。本文就合作学习的意义以及当前合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采取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打造高效率的道德与法治初中课堂。
        一、合作学习的积意义
        合作学习为当前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意义,比如强化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学生有团结意识、班级有凝聚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明确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能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升等等。
        (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合作学习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自行分工互助并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学习工作,可以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达到学习目标。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加全身心投入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另外,与跟教师之间一对一问答的形式不同,学生在小组之中积极讨论,没有负担地各抒己见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泼、轻松。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对多”,即教师一人讲授,全班同学专注倾听。但这样的教学方式长期来看是效率很低的。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长时间地坐在课堂上听教师一人讲课,他们的注意力了容易被分散,心思容易飘出课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由“一人对多人”的教学模式变为“多人对一人”的教学方式,即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帮助进行学习,得出学习结果,再向教师进行表述。比如在教材七年级上册《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的学习时,以往教师自演自说,机械地向学生讲述《探问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几课,告诉学生生命的伟大与珍贵,但一味地听教师授课并不会使得学生有较多的感悟,而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各自表达对“生命”的看法与理解,在互相学习中得出“生命是美好而可贵的”这一深刻结论,比教师枯燥讲授的效果会好很多。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课堂的主体地位就由以往的教师变成了学生,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可以更多地展现自己,拓展自身的思维。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在采用了合作互动学习这种教育模式的前提下,教师们就可以针对性地布置课前的预习和课后复习两方面的简单任务。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模式与方法进行指导,引领学生们实现自主地学习、互帮共享地学习,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做出合理和完善地解答,教师们在课堂上可以就各个小组学生们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展开,完善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课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小组内同学共同总结出一篇短小的总结,以此对课上内容进行复习。比如,在学习教材中七年级上册的《亲情之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在小组内交流自身家庭关系、自己对家的理解、以及爱在家庭中的体现。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反馈讲解家的意味是什么、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怎样让家庭关系更加亲密美好等等。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课前课上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使得学习效率更高。
        (二)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并激发学习小组合作的积极性
        合作式的学习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的效率,是因为有合理的分组基础。在合作学习中,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对每一个学习小组进行合理的划分,即将每位学习能力不同、成绩参差的学生均匀地分配给到每一个小组中,确保每一个小组的综合能力都是相近的,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专业特长与优势,使得学生在组内共同进步、共同成长,避免马太效应的产生。比如,在我们学习七年级下册的第九单元《生活需要法律》时,学习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各自在生活中见到的与法律有关的事情,并分析法律的作用,有些学生也许考试成绩不理想,但善于观察,能够发现生活中很多与法律挂钩的大小事,而有些同学虽然成绩好却忽视了生活中的事件,合理地划分小组就可以让学生们发挥各自专长,有的同学分享,有的同学记录,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获取知识。
        (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小组合作中的学习也应参照生活,不可脱离实际。比如在七年级上册《交友的智慧》一课学的习中,小组内的同学们可以就自己日常生活中与朋友的相处模式、与朋友有矛盾时的解决方式进行分享交流。有生活实际作为基础,学生们就有话题可交流,可以有效避免不合实际地空泛谈论,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生活发生的事件进行反思,从而拥有更好的道德修养。
        结束语:
        作为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性,根据学生们的特性划分小组,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学生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明确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能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升,开发学生的思维与视野,使学生全方面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祖英.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82.
[2]李瑞莉. 合作学习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研究[J]. 科学咨询,2020(52):262-263
[3]颜霄霏. 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中华志愿者,2020(6):105.
[4]李小娟. 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研究[J]. 中外交流,2020,27(13):378-3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