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黄威
[导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一直被视为世界读懂中国的“思想之窗”
        黄威
        四川外国语大学
        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一直被视为世界读懂中国的“思想之窗”,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阿译本为语料,具体探讨分析阿译本中所采用的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新形势下政治文献的阿语翻译实践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为我国外宣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政治文献    翻译策略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阿译本
        政治文献主要是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和讲话、党和政府的文件和工作报告等。作为对外宣传中国的重要途径,政治文献的翻译不仅具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职能,而且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他国了解我国国情、方针政策、政治制度、政治立场等最权威的来源。[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一书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编辑,里面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政策、方针和理念的结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华。 《习》自2014年9月28日公开发行第一卷中文版以来,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语种出版发行,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该书全球出版量近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发行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出版量之大、辐射面之广、影响力之巨均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文献对外出版的最高纪录。[2]《习》阿译本在阿拉伯国家也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的治理之道也越来越受到阿拉伯国家政府高层和研究机构的重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讲的是中国最新的政治经济理念、方略和愿景,因而我想阿拉伯国家高层对这两本著作的兴趣可能会更大。”[3]本文对《习》阿译本的研读与翻译策略的研究,旨在为新形势下政治文献的阿语翻译实践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为我国外宣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二、政治文献翻译的要求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外宣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为受众对象的 交际活动,都可看作外宣翻”,[4]其中政治文献翻译作为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政治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传播,对国家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政治文献翻译从对外宣传与传播的角度看要“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客观、真实地向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争取世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改变他们对我国的思维定势,在海外树立起我国的良好的国际形象,传播国家的主张与立场,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5]而要达到外宣和传播的目的就必须要求政治文献的译者要十分精准地把握国外受众者的语言思维习惯,精准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准确性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首要特点。准确是政治翻译的基本要求,译文必须确切无误地反映原文,不能偏离原意,更不能曲解原意。”[6] “政治文献的翻译要求较高的忠实度、政治意识形态的敏感性、措辞的准确性和一定的可读性。”[7]中国外文局黄友义教授认为,政治文献翻译有其特殊性,译者除了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更需要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同时译者还需具有“三个意识”:语言意识、政治意识、受众意识。语言意识即翻译者要具备高水准的语言外译能力,抓住中文字面背后的深层含义,抓住实质,找到精准恰当的外文;政治意识即要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受众意识即外国人的思维习惯特点是什么,能否理解译文。
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译本翻译策略
        《习》体现了中国治国理念和对外方针政策,涉及内政外交各个领域,是对外介绍中国的百科全书。阿汉两种语言体现着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有着各自突出的特点。在翻译策略中,归化与异化是处理文化差异翻译必不可少的方法,归化与异化的提法源自于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他认为归化法即“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异国情景”。下面将选取《习》阿译本的实例分析该政治文献中的翻译策略。
1.异化法
        异化法,是指译者向原文作者靠拢,采用接近原文作者使用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再现原文的特色形式与结构及原文中民族文化特色。如《习》阿译本中的实例:
        例1: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习近平,2014:50)
 
        例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习近平,2014:258)
 
        例1中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道出了广大青年必将成为时代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中发挥作用。译者将其直译为
 
原句与译句都十分生动形象、简明易懂,江水的后浪都是推着前浪走的,这是众所周知的自然规律,而一代比上一代更有力量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此处的直译不会构成交流障碍,也能使读者理解并产生共鸣,同时还保留了中国语言文化的特征。
        例2中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意思是指“一只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开放包容的态度。译者将其直译为:
 
        此句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来说,春天到来,百花齐放都是被理解的,因此此处直译直接呈现了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及其比喻含义,也说明了中国支持文明多样性,推动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2.归化法
        归化法,通俗而言指的是译者向译文读者靠拢,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使得读者更易理解原文内容,缩小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
        汉语与阿语在表达习惯上不尽相同,汉语比较重视句子含义,阿语比较重视语法形式,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采取直译的方法,容易导致译文不通顺或出现歧义,这就需要对原文进行增减或调整,目的是更好地还原原文意义,以便读者理解。
        例3: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2014:168)

        例5: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习近平,2014:209)
 
        例3和例4、例5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增译,我们可以看到,在例3中阿文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了“这个概括”是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样的表述更严谨,阿拉伯读者也就能理解的十分清楚了。在例4中阿文增加了(在生活上)以此正确传达原文的含义,也促进读者的理解。在例5中阿文增加了(鉴于......作为.....),在逻辑关系上与后文形成关联,在语法上更通顺,有助于消除读者理解的障碍。
        例6: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习近平,2014:167)
 
        例7: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习近平,2014:5)
 
        例6、例7是典型的省译,目的是省略原文中重复多余的文字,以求译文的凝练简洁。例6中“坚守和践行”出现了三次,所以译者将后两次删去,译文显得比较简洁顺畅、地道。例7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两个成语,译者只用了(团结一心)一句来表达,这样减轻了阿拉伯读者的阅读负担,使得译文更具可读性。
例8:有的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习近平,2014:369)
 
        例9: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习近平,2014:71)
 
        例9、例10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用词的转换、调整,例9中“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铺摊子、上项目,拍屁股走人”和例10中“死路一条”属于中国的语言文化特色,在阿拉伯语中没有相应的指称对象,因此译者采用归化法,将用词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达到使阿拉伯读者易于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结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等,其阿译本的发行,受到阿拉伯国家的热烈欢迎,使得阿拉伯国家读者能更好地读懂中国、认识中国,推动中国与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阿译本高水平、高质量的翻译。本文通过阿译本中的实例,从归化与异化两个方面考察了阿译本的翻译策略,可以看出阿译本为追求原文与译文在形与神上的高度的统一,需要译者反复推敲打磨,全面合理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小萍. 中国党政热点词语英译[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09.
[2]周忠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出版影响力研究,走出去谈,2019(17):51.
[3]王复. 翻译“习”著作-王复答记者问[N]. 环球,2018-05-30(11).
[4] 张健. 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22.
[5] 黄泽存. 对外宣传的理论与实践 [M].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3.
[6] 王弄笙. 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2004(1):56.
[7] 杨大亮 赵祥云. 政治文本翻译探析[J]. 上海翻译,2012( 1) :39-41.
[8]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 شي جين بينغ، شي جين بينغ حول الحكم والإدارة المجلد الأول، بكين: دار النشر بللغات الأجنبية، 2018.
[10] 薛庆国. 阿拉伯语汉语互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黄威(1990-),女,讲师,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市,400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