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恒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41004
摘要:在当前国内互联网时代下,受到全球文化的冲击,由于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在互联网上,国外西方文化冲击,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而,要进一步加大思政教学在课堂中的融入。本篇文章就重点论述了在思政教育中,如何与英语课堂融合,才会丰富现有思政教学的渠道,才可以实现思政教育与大学专业教学的共赢。
由于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西方文化容易给学生带来文化冲击和负面影响,因而,进一步加大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的渗透和融入十分必要。本篇文章重点论述了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丰富现有思政教育的渠道,探讨课程思政的策略,确保思政教育无死角,实现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共赢。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英语;英语课堂;融合路径
引言: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们会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就要加强思政教育,端正学生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会引入一些西方文化知识,西方国家主流思想价值观会给学生思想带来影响。因而,要加强思教育与现有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来助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一、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与融合的重要性
在大多数高校,给学生们讲解思政知识,都是通过教师口头讲述的方式来实现。在思政课堂上,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思政教学内容包含大量理论性知识,使同学们对学习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排斥心理。当前思政课堂教学理论范围比较狭窄,使同学不能够更好掌握知识,也会使得思政教学都陷入了尴尬境地。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是关注于专业知识的教学,缺乏融入思政教育的意识,会使得专业课程的讲解缺乏新意。在英语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缺乏思政元素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过多给同学们讲解听力、口语、阅读等多项教学内容,并没有结合中西文化,未能够发挥英语教学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要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方法,,要深度剖析人文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进一步扩大思政教育范围,从而在英语课程知识讲解同时,能够端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1]。
召开十九大之后,教育部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根本,以内涵式发展作为教学重要工作职责。在高校内首要任务,就是要高度关注思政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在高校教学中,思政教学是一个重要而系统性的工作,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们要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主动去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提高同学们的思想水平,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学的工作质量。
二、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与融合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英语教师要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正视思政元素在当前英语课堂中的融入,结合课程标准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们的授课内容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同学们的口语表达、听力、阅读及写作等知识条件,还要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习英语知识,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学生具备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等相教电教设备,来向同学们去展示英语知识画面,同学们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能够端正同学们学习英语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一步强化政治教育思想意识,能够养成同学们良好的道德品质[2]。
(二)完善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
在英语课本教学中,有大量的知识内容都能够与思政教育相联系,因而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让大学英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会拓展思政教育的领域范围。如教师在讲解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英文字幕的环保视频,让同学们通过在课堂上观看视频,了解当前全球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以环保作为教学主题,让同学们自主编写三分钟的演讲稿,在课堂上演讲。通过让同学们演讲来进一步增强学生们英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当前社会上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去提高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水平。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在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教师使用现代型的多媒体设备、教学工具、互联网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大力利用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下载辅助课程讲解的APP,和适合课程教学内容的视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思政教育相关知识。如国内召开两会期间,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送两会的相关英语材料,让同学们能够直接去接触社会热点话题;用两会中提出的新型的观点,来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近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西方文化与国内传统文化的交融交织,但也会出现文化的冲突。西方先进思想理念引入国内后,西方的垃圾文化也随之传来,但是在大学期间学生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成型,对外界有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就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袭。学生比较喜欢接受新事物,教师就可以通过英语文章讲解,帮助同学们去了解西方世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以批判性角度来传播西方文化,让同学们能够正视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西方文化中的精华,积极学习国内经典传统文化。教师在课堂上使用BBC纪录片或者TED的演讲,来作为课堂上的教学素材,让同学们站在多个角度,去了解当前全球化发展现状。并结合课本中的教材内容,让同学们深入分析中西方文化产生的差异,及了解国内经济文化的不同,进而去让同学们撰写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报告。在撰写英文型的综合报告时,让同学们能够理清自己思路,正视当前国内传统经典文化。
(四)开拓第二课堂,以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在当前社会上的云课堂、互联网、慕课等先进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融入,应用网络化技术学习,成为了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教师要积极利用高端的科技技术,来创造第二课堂。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课堂派,利用高端信息技术来开设线上教育课堂。教师也可以利用职教云平台,发布国内外社会重点热议话题,让同学们通过英语方式来沟通交流。教师通过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可以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同时教师也要对现有教学内容作出合理调整,教师们定期发布教学短视频,来引导同学的思想转变,这种这些方式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本篇文章重点论述了当前国内高校思政教育在英语课堂中融入的策略,同时还提出了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的路径。以英语课堂教学教材作为载体,全面深透去融合思政教育内容,深度挖掘教学资源及渗透积极价值观,对比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差异来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多种教学手段及技术,来积极加强思政教育的渗透,只有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才能够让同学们深度感知到思政教学知识离自己很近,让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实现多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袁晓玲.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渗透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0,033(008):159-160.
[2]朱冬碧.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与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1):97-98.
[3]王沅芬.浅谈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与融合[J].读书文摘,201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