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筝
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头沟区图书馆 102300
摘要:在日臻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影响下,人们的学习意识和需求日臻强烈。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知识传播与共享平台,承担着信息传播的重任,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在图书馆的辅助下获得更多有益的信息,由此来加快个体的发展。与此同时,处于这个由信息化牵引的发展新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应用愈加广泛,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个性化服务体验,驱动着各行业领域的创新变革。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论新时期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大数据;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应用
引言
新时期下,大数据技术为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是一种基于大量的人工录入的实际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形成的可供人们参考的数据,相比人工分析而言更加精准、高效和便捷。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文献资料,同时人流量也十分巨大,这就造成了图书馆在管理的数据上十分庞大,如何将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是摆在图书馆管理者面前的巨大挑战,因此,研究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数据技术概括
大数据是近年来才被提出的一种新型技术理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虽然我国互联网领域对大数据的内容不太一样,但通俗来说大数据技术就是指使用网络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搜索人们想要知道的知识。此外大数据自身具有很高的使用意义,总体来说其就像一个矿,被埋在山下面,怎样将山挪走、打开,才是目前大数据研究领域的重点。其次为大数据提供相关支持的是目前常见的网络信息云计算技术,且二者的相融合可以将较为复杂、多样化的信息加以分析提炼,得到想要的内容。但目前来看,大数据的作用并不单一的是荣盖信息量较广,而是怎样能在省钱、省时间的情况下获取人们想要的知识才是重点。对我国图书馆来说,其自身具有较多的数据和资料。且现如今在图书馆管理服务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如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图书的定位、无法及时寻找到相应的数据等,所以怎样将图书馆这座矿挖出来是目前图书馆管理服务的重点。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与决策层未融入信息化管理中
现阶段,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层与决策层没有深度地参与到信息化管理的全过程中,并缺乏显著的服务意识、信息化意识。导致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与推进者无法真正领会战略意图,更无法明确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与具体的发展方向。一旦基层的管理人员出现目标模糊、正确理念缺失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可控性、有序性、稳定性。甚至,因各个部门与组织间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冲突与摩擦。从人性化管理层面来讲,当各方利害关系无法获得有效处理时,不利于形成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
(二)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有待完善与丰富
新时代背景下,管理人员需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建立新的认识。即以传统书籍、文献为主,向人们提供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应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信息服务功能。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情报信息服务理论尚未获得有效的完善,导致其缺乏一定的市场适应性。即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导致图书馆的价值与优势不断被削弱。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研究缺乏一定的大数据思维,不懂运用先进技术全面、深入地获取与整合信息。由此,导致图书馆仍旧以自我意识与判断为中心设计服务项目。
同时,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导致出现重要信息错误的问题。
三、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
(一)精心谋划战略发展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是迎合国家“互联网+”战略部署要求的重要表现,可提升其管理效率及质量,因此作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然选择,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做好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紧密贴合自身实际需求,以实现其价值效益产出的最大化。图书馆管理本身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包括组织管理、业务管理以及服务管理等诸多项目,其目的在于合理开发书刊资源,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益,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因此,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审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协调,努力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奠定扎实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事实上,唯有在庞大客户的支持下,图书馆才拥有了无限的发展可能,并由此汇聚更多的资本资源用以进一步的管理信息化建设。
(二)完善图书馆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
新时期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进图书馆内部的改革。图书馆需要加强网络平台搭建,设立图书馆公众号,以进行相关资讯和图书馆信息的推送;其次,开通线上咨询服务,积极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和互动,欢迎用户对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留言,并对留言进行分析,在管理和服务上进行改进;最后,图书馆应当加强与当地其他盈利性产业相结合,改善图书馆传统的阅读环境,例如咖啡馆、艺术展、学术交流中心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图书馆外部资金的吸收,同时以新颖的服务模式吸引更多的用户,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关注度,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
(三)优化知识服务系统、加强培养管理人员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正逐渐朝着信息化共享的方向发展,所以相关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将现有数据和大数据技术进行融合从而给读者呈现更好的图书馆服务,此外,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完善优化图书馆原有知识服务系统,如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主要包括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用户资源推动、需求进行预测等,使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根据其借鉴的规律自动生成其需要的书籍,节省寻找的时间,提升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另外在大数据时代下,现有的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来说其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想要让图书馆良好的应用大数据技术还需要提升对图书管理员的培养,其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讲座,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情况,同时图书馆也要设立相应的奖罚制度,鼓励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并对制定的管理模式及时的进行下发,让其掌握管理、服务的相关体系,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图书馆在转型和未来发展上指明了方向,图书馆要想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型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需要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图书馆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资源共享模式、提升管理员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此才能使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带来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董利军.互联网趋势下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新路径[J].城建档案,2020(12):31-32.
[2]刘憬佳.试述数字图书馆管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继承与创新[J].城建档案,2020(12):123-124.
[3]黄金春.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城建档案,2020(12):127-128.
[4]王海洋.浅谈图书馆法制建设与路径管理[J].大众文艺,2020(24):144-145.
[5]徐荣丽.高校图书馆文献的管理与利用探究[J].大众文艺,2020(2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