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高新区吕陵镇计划生育办公室
摘要:新经济背景下,我国各项事业获得了稳定发展,其中,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领域,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起了高度重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开展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起到的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在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管理质量的提升,这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增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引言:新时代下,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同时还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制定完备的档案管理体系,并且以该体系为指导开展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以此来增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所以,文章将详细分析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增强档案管理水平。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1.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未在档案管理中融入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采取信息化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提高管理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忽视了采取现代化模式开展工作,或者是对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存在认知错误,这就导致这些工作人员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不利于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再者,有些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并没有开设信息化档案管理培训活动,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很难了解到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内容,也不利于具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个人能力不强
目前,在我国许多事业单位中,有些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也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例如,在具体的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工作重要性的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工作意识不强,导致这些管理人员并没有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录入工作,这就制约着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未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合理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开展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事业单位并没有根据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档案管理方式,这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比如:重要的档案资料流失等。通过详细观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有些事业单位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影响了最终的管理效果。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1.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当前,我国信息化获得了较快发展,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注入现代化内容,借助信息化模式开展工作。那么,在构建现代化档案管理制度时,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并且熟练学习和掌握采取信息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然后再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档案管理资源的整合,进而打造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再者,不同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承担具体的档案收集、移交以及保存等工作责任,根据这些内容构建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并且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创新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强化自我管理机制,发挥自主管理能力和作用。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对人事档案的格式、类型、保存方式等都加以规范,这样才有助于增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高效运行。
2.深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培训的重要性,也就是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再者,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还需要以既定的档案管理模式为基础,然后融入新时代档案管理内容,继续探索适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才学习和深化档案管理的方法与措施。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创设良好的、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环境,并且在开展档案管理人才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融入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像是诚信、敬业、认真负责等内容,这样可以让管理人员在无形中形成一种优良的品质,这种优良的品质会伴随着工作人员开展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而有利于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不仅如此,通过加大培训力度,还能让档案管理人员了解更多更有效的档案管理模式,通过让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详细了解这些内容,进而可以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全面了解这些内容,进而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高效地完成自己的管理工作任务。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想要高效开展这项管理工作,既需要招聘档案管理知识丰富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这些工作人员的培训,既需要为他们提供专业管理技能知识,还需要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这样有利于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优秀管理人员,可以保证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3.创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为了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合理稳定发展,管理人员首先需要了解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前提和基础,首先发现这些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策略,这是做好相关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与保证。开展具体的工作时,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原则,在制定档案管理体系时,不能仅仅参照以往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新情况新形势进行考虑,设定具体的方案,这样才有利于实现预期的效果。所以,事业单位内部档案管理人员要掌握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这是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将一些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融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而增强档案管理水平,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和支持。
4.建立科学完善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据库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具体档案工作的调整与管理,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数据库,利用档案管理数据库来保存所有的档案信息与资料。通过具体的实践可以发现,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模式,可以有效地节约档案管理时间,进而全面增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不仅如此,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要求较高,根据这一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采取现代化模式开展工作,并且努力学习网络技术,利用计算机的高效性开展综合型信息整合和数据库构建工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数据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模式,为后续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助力和支持。不仅如此,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用知识武装自我,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学习专业的档案管理方法,并且做好具体的实践经验总结工作,真正发挥自身的档案管理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倩.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J].中国市场,2021(08):177-178.
[2]李瑞珍.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J].办公室业务,2021(01):106-107.
[3]李国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创新方式分析[J].城建档案,2020(12):84-85.
[4]杜皖宁.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J].中国高新科技,2020(19):126-127.
[5]郑玉岩.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J].黑龙江档案,2020(04):107.
[6]李璟.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