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 651700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评审是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关键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之基,也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根本。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评审
一、做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评审准备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评审包括:年度管理评审计划表;会议记录、签到表;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政策与程序的适用性;样品管理工作报告;质量活动运行报告(含内审报告);业务室工作报告;质量监督工作报告;标准物质管理工作报告;档案管理工作报告;技术活动工作报告;仪器管理工作报告;检测室工作报告;安全工作报告;资源配备工作报告;风险识别可控性工作报告;管理评审报告;质量目标达成表及目标可行性及目标可行性;管理评审纠正措施跟踪验证总结报告。
二、做好年度管理评审计划表
年度管理评审计划表包括:评审目的;参加评审部门(人员);评审内容;评审依据;评审工作要求等。
三、管理评审主要环节
1.样品管理工作报告
1.1负责样品的接收;对送检样品进行标识;认真监督样品流转;负责留样的登记保存和样品留样室的管理;协助处理客户投诉、申诉工作,进行投诉登记,报告质量负责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将投诉处理结果通知客户,以及协助进行满意度调查等。
2质量活动运行报告
贯彻实施管理体系文件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细则》是提高单位质量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2.1制定内审计划,组织实施了内部审核,协助开展管理评审工作。
2.2做好供方评审和选择工作。
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等相关记录表格,并认真填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每次购买的试剂、耗材进行验收,每年对本年度内的合格供应商进行评价。
2.3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2.3.1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档案
组织专门人员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号、技术指标、检定(校准)周期、使用人等,同时,有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
2.3.2编制好仪器设备各种表格
编制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计划和检定、校准计划和周期。
2.3.3按照计划组织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对验收修复后的仪器设备进行技术指标的有效控制。
2.3.4服务客户、投诉、不符合项的整改
本单位对检查出的不符合项都进行有效的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使其关闭,经验证措施可行有效。
2.3.5管理层及监督人员的报告
各类管理人员均能够随时将信息反馈给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了日常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管理体系处于受控状态。
3.业务室工作报告
3.1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为了使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提高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意识,提高本部门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制订人员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的要求,定期进行人员培训。
3.2供应商的管理情况
对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的业绩和资质进行评价、收集,建立《合格供应商登记表》和相应档案。
3.3仪器设备的管理,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
根据体系文件要求整理仪器设备台账,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加强新购置和外检送回的仪器设备的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3.4样品管理
3.4.1对检验检测样品进行标识。
3.4.2样品的流转过程中粘贴样品状态标识。
3.4.3检验检测完成后,样品放入样品库,由样品管理员负责管理。
3.4.4负责对过期废弃样品进行处置。
3.4.5报告的编制和发放
根据检验室提交的检验检测结果,认真编制检验检测报告,经审核、批准后,及时发放给委托单位或客户,并做好报告的发放登记。
3.6投诉
做好单位客户申诉、投诉工作,加强和完善检验检测工作,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3.7客户和员工的反馈
制定单位《客户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客户对检验检测工作的反馈意见,得到满意结论。
4.质量监督工作报告
4.1对人员及操作的监督
对单位的所有人员的工作都按照《年度质量监督计划》进行充分的监督,并认真填写《日常监督记录表》。
4.2对检验检测方法的监督
对单位所使用的检验检测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更新情况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日常监督记录表》。
4.3对仪器设备的监督
质量监督员对单位所有仪器设备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日常监督记录表》。
4.4对设施及环境条件的监督
对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按照《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的要求,确保其检测区域的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地控制,确保测量结果和仪器设备精度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4.5对样品的监督
样品的交接流转活动符合标准和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检验检测样品的交接、保管和留样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管理,对样品的标识格式与程序文件不符的情况提出纠正,并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跟踪验证。
4.6对检验检测结果的监督
为确保单位客观、准确、清晰、完整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确保报告的规范性,编制、审核、签发、修改、存档、借阅等各个环节均按照《结果报告管理程序》执行。
4.7对安全方面和保密性、公正性的监督
经过监督发现单位的所有人员都能按管理体系要求开展工作,保证了检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在日常监督过程中重点关注了安全方面的内容。
4.8纠正措施及有效性
按照年度质量监督计划实施了质量监督,并就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了纠正措施。单位对检查出的不符合项都要进行有效的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使其关闭,经验证措施可行有效。
5.标准物质管理工作报告
5.1对每次到单位的标准物质进行外观、与证书一致性验收,做好标准物质的登记、粘贴管理编号和领用登记,做好标准物质证书的分类存档工作,确保标准物质在第一时间入档和入库。
5.2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检查,对保存的标准物质进行检查其包装和标签是否完整,并确定是在有效期内。若已超出有效期则做好报废标准物质的造册销毁工作,记录好报废的原因和报废量。
5.3定期检查标准物质在冰箱内的存放条件,记录环境条件,保持冰箱内的清洁、整洁。
6.档案管理工作报告
6.1文件归档规范化
制定各类文件、记录的编目,将其根据编目整理放在文件盒或文件夹中,做好标识,统一归档保存。
6.2做好文件的日常维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
原始记录是单位非常重要的资料,能够在需要时及时准确提供所需资料对检验检测分析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文件的借阅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以防丢失或损坏,确保文件的完整性。
6.3提高文件的接收和分发的效率
在工作过程中,对新标准和改版后的体系文件及时发布,并对旧标准和旧版体系文件进行回收或作废保留,以保证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避免使用过期版本。
7.设备管理工作报告
7.1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定日常维护和保养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期间核查计划,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7.2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3编制单位仪器设备年度检定、校准计划,按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并对结果进行登记、归档。
7.4检查设备状态标识,根据仪器设备的实际情况,做好状态标识颜色的更换。
8.检测室工作报告
8.1按时完成检验检测工作任务
按时完成业务室下达的检测任务,检验项目的方法验证试验,技术报告。
8.2检测工作严谨,态度端正。
检验员严格按国家或行业所发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检验检测,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科学、真实、准确。
8.3内审情况,不符合项的整改及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8.4做好人员培训、设备使用、维护及管理工作。
8.4.1人员培训:检验员按时接受体系文件宣贯、检验检测方法、检验检测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从中认识到检验检测过程中的不足。
8.4.2设备使用、维护及管理:单位大型设备均有专业的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操作,得到正式的授权。
8.5配合业务室做好有关管理工作。
及时做好仪器设备的申报购置、维修、保养等计划,及时填写各种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
8.6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安全开展工作
对检验员进行安全作业、紧急救护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
8.7环境条件的控制工作
实验区内配有空调来控制检验检测所需和设备工作所需的环境条件,按规定记录环境温度,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