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与桉树病虫害防治的方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梁钧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按树营林面积在逐渐扩大,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达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使空气得到了净化。
        身份证号码:45252619741220XXXX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清水口镇林业站  537409
        摘要:当前,我国按树营林面积在逐渐扩大,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达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使空气得到了净化。为了促使桉树产业良好发展,有必要提高种植人员的桉树造林技术水平,探究桉树病虫害防治技术,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病虫害,提高营林水平。基于此,分析桉树营林技术,并探讨桉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桉树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桉树是一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的树木,现阶段桉树在我国环境保护、园林绿化、造纸、造船、建筑和家具等多个领域都取得广泛应用。目前,我国的林业正在不断的发展,重视桉树的种植工作,选择最合适的种植技术来提高桉树的种植面积,并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要。
        1 桉树造林技术
        1.1 清山
        清山的目的是给桉树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清山的时间一般在每年9月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清除林地内杂灌与枯立木的工作,同时要注意保护古树与植物,并翻垦土壤。清山之后的1~2个月,需要采用炼山的方式清理杂物,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展开清理工作,如人工割除,这种清理方式比较常见,虽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技术要求不高,使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1.2 整地
        整地时间一般为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整地过程中需要从山顶往山脚挖穴,其规格一般为50 cm×40 cm×35 cm,如果在定穴过程中遇到水沟、石块等,应调整种植穴,但是需充分考虑桉树种植密度、种植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开在土层贫瘠、岩石裸露等区域整地。
        1.3 移栽定植
        在桉树营林过程中,可将移栽、播散树种的方式进行操作,一般情况下,每 667 m2地种植树木的株树为110~120,如果采用移栽定植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其能够达到桉树种植密度的降低,能够有效保证桉树在足够的空间内成长,还能提高桉树通风与光照度,提高桉树移栽的成活率,因此,为了使苗木成活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应注意这几点:
        1)应合理的选择移栽时间,一般情况下可在春季进行移栽,这时的温度比较适宜,能提高桉树移栽的成活率;
        2)需要确定好桉树移栽的密度与次数,对于种植密度来说,可根据桉树生长情况来决定;
        3)不能进行多次同穴移栽,因为桉树的密度与桉树的质量有着直接联系;
        4)在移栽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桉树 的移栽深度,不能出现过深或过浅的现象;
        5)苗木在栽植过程中需带着土球,才能有效提高桉树苗木的成活率。
        1.4 桉树移栽的抚育管理
        要想提高移栽后桉树的成活率,做好苗木日常管理工作十分有必要,其对保证桉树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需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苗木对病虫害抗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定期做好浇水工作,使苗木对水的需求得到保证。但是在浇水过程中,需要按照树品种、树年龄、环境等情况,对浇水量予以控制,不能过多的浇水;同时,需要清除林中的杂草,而对于较大的林地面积来说,可以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清除;且需要翻耕板结的土壤,提高土壤自身透气性,为桉树的营养成分吸收效果奠定基础。另外,移栽后次年2—3月需做好桉树的施肥工作,这样才能使桉树成长的需求得到保障。
        1.5 做好后期的管理工作
        桉树的种类有很多种,且桉树取得的经济效益较好,桉树在造纸、炼油以及调节周围的生态环境起着良好效果。因此,一定要将移栽后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相关人员需要定期施肥、浇水、翻耕,保护好移栽树苗,以此使桉树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提高。
        2 桉树虫害类型
        2.1 根部虫害
        桉树最为常见的病虫害为根部虫害,其中包括白蚁、蛴螬等。白蚁是当前最主要的桉树害虫,其一般会在4~10月出巢咬食桉树的根,对桉树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危害。想要防治这一类病虫害,可在土中埋入食糖、蔗渣,达到引诱白蚁的目的,然后采用农药对其进行毒杀。蛴螬也可称之为金龟子幼虫,其在疏松的沃土内生活,一般在4~5月会爬出来咬断苗木的根部,最终导致苗木枯死,这种病虫害可采用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如敌百虫粉。


        2.2 叶部害虫
        桉树的叶部害虫多种类也很多,其中尺类、袋蛾类害虫带来的危害比较严重。一般情况下,桉树叶部害虫主要发生在 5~9 月,其防治措施有人工捏杀、农药喷杀;袋蛾也可称之为吊带虫,这种病虫害发生时间一般为7~8月,也可采用农药喷杀的方法进行防治[1]。
        2.3 蛀干害虫
        蛀干害虫包括桉木虱、桉树小蜂等,对于这类害虫的防治,可采用药剂防治法,比如,在树干上喷涂药剂;还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如,寄生蜂释放、益鸟招引等。
        3 桉树的病害类型
        3.1 青枯病
        按照青枯病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急性型,二是慢性型;前者病株叶片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失去水分,从而导致叶子出现萎蔫的现象,叶子悬挂在枝条上。急性型的青枯病若不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一般在 7~12 小时内会导致苗木死亡;后者会表现出下部叶片先变红,然后逐渐变成紫红色,逐渐使叶片干枯,最后导致叶片脱落,这种类型的桉树病害,一般在3~6月内导致整株枯死。
        3.2 焦枯病
        树苗的枝、叶是焦枯病的主要危害部位,其不仅会导致叶子枯萎,且可能会使大量的叶子枯死脱落;该病害的发生时间段主要为6月至9月。
        3.3 按苗茎腐病
        这种病害会腐烂苗木的茎部,如果没有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导致叶子逐渐枯萎脱落。对于这类病害的防治,可采用高温的方法,与此同时,发病区域可采用多菌灵、代森锌、可杀得等进行喷施,其能并及时将一些病株进行清理与烧毁。 3.4 灰霉病
        晴天与阴雨天交替的天气是引发灰霉病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在 13~23℃,湿度为80%以上,灰霉菌发病率较高。对于这种病害来说,在入冬之后,给予苗木施P、K肥,少施或者不施N肥。与此同时,在阴冷天对苗木喷施波尔多液,比例为 1:1:100,能达到病菌入侵的预防目的。
        4 桉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对桉树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可能会导致桉树出现茎腐病、青枯病等,从而直接导致桉树死亡;与此同时,桉树发生病虫害还会对桉树的长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相关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害,由此为保障桉树良好生长奠定基础。
        4.1 农业防治
        如果桉树出现病虫害,将直接影响桉树的健康生长,因此,对桉树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定植前需对桉树苗根部进行药物处理,比如,采取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白蚁药;如果是种植前需炼苗, 需对平整场地进行杀菌灭病毒处理。在桉树移栽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的布局好苗木,并将桉树下套种方式应用于实际中,以桉树种植为主体,搭配其他品种的植物进行种植,这种搭配种植的方式,一定要将移栽后的管理工作做好,否则将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因此,需要按照不同季节,有针对性的做好桉树林地的卫生工作,比如,为了防止出现杂草争夺桉树的营养,在夏季应将除草工作做好;在秋天要将 林地里的落叶清理干净,并清理一些没有成活的幼苗,从而为桉树的良好成长奠定基础。另外,还需要注意适当的修剪桉树的枝叶,在这个过程中需耗费较大的人力,更适用于小面积的桉树营林中。
        4.2 化学防治
        对于桉树病虫害的防治,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喷洒农药是一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治病虫害。从实际情况来看,桉树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虫害为青枯病,一旦感染这种病虫害,将可能导致桉树苗木出现脱落、干枯、枯死等不良症状,因此,需要及时发现桉树感染的病害,并采用农药进行防治,为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奠定基础。另外,还要确定病虫栖息与病害位置,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进行毒杀,在树干上打好注射孔,然后将农药注入其中,从而达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2]。这种防治病虫害方法只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效果,由于农药本身有着较强的毒性,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树体,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带来一定危害,还可能会污染土壤。所以,化学防治的方法应当要控制好使用次数。
        5 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桉树种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桉树造林种植技术,采取科学的、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桉树健康生长。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使桉树健康生长得到保障,为取得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覃伯宁. 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J]. 农业与技术, 2018, 38(23): 75-76.
        [2] 方小荣. 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 (1): 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