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2528002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2528003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252800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牛羊养殖业日渐受到重视。然而,牛羊养殖业在拉动地 区经济增长、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对牛羊肉制品需求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为此,有必要正视牛羊养殖 造成的环境污染,分析其主要类型及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来有效解决这些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牛羊养殖业 向环境友好型发展。
关键词:牛羊养殖;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牛羊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牛羊的数量和牛羊养殖户的数量都在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需要尽快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同时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牛羊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牛羊养殖业和环境优化的共同发展。
1牛羊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1.1 牛羊排泄物污染
牛羊养殖过程中,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因而也会产生大量的粪便等排泄物,特别是奶牛。据统计,养殖一千头奶牛每天能够产生五十吨排泄物;养殖一千头肉牛每天能够产生二十吨排泄物。如果排泄物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会造成巨大的污染,不仅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还有可能顺着水源或河流污染下游地区。另外,牛羊粪便的产生还随着季节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夏季,牛羊体内散发大量的热量,排泄量就会增加:在牧场茂盛、生长迅速的时候,牛羊每日的进食量也会大大增加,这又会造成排泄物的增加,进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就会进一步加深。此外,除了牛羊粪便之外,建造牛棚需要铺设大量的草料,而铺设草料的数量和厚度还要依据牛羊的生长环境进行变化,使铺设的草料和牛羊生长中所需的温度及湿度相匹配。而草垫十分容易腐败变质,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更换下来的草垫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滋生大量细菌和蚊虫,从而对牛羊造成威胁[1]。
1.2 气味污染
牛羊养殖过程中,动物自身及其粪便和其他排泄物会产生大量气味,而腐败变质的没有经过及时处理的草料也会散发异味,这些异味会对牛羊本身产生巨大的伤害,也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影响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在牛羊养殖过程中,气味的污染问题也十分严峻。
1.3 其他污染
除了气味和排泄物对环境有污染外,养殖场内部常出现的鼠类、犬类和猫类动物也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些动物可能携带大量病菌,其排泄物也会排放到养殖场内,并且不易被人发现,这些排泄物会对牛羊及整个养殖环境造成威胁。 喂养牛羊的饲料也会成为污染物,例如饲料中的氨基酸配比不均衡,牛羊使用后产生的排泄物中的氮就会影响生态环境。此外,在谷物饲料中,不能够被牛羊吸收的植物酸中所含的磷等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的微量元素也会破坏环境。
2 牛羊养殖中对环境污染的防控措施
2.1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有关牛羊等牲畜养殖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是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制定了法律,才能够从制度上制约所有养殖户和政府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制定政策时,应当从牛羊养殖户的角度进行相关的条例设置,从而方便养殖户对牛羊进行管理,更好的配合政府工作。目前,我国牛羊等牲畜养殖较为集中的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法规,在国家层面也制定了相关法律。同时,也应当对牛羊养殖中喂养的饲料进行规定,防止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为提升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健康,超标违规使用饲料。
2.2促进生态养殖模式和养殖链条的建立 、
近年来,牛羊养殖技术和水平不断提升,在外部环境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要求牛羊养殖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转变以往规模小、生产养殖分散的方式。
应当由政府牵头,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建立养殖合作社,尽可能多的组织当地养殖户进行综合养殖,统一管理,养殖基地的建立也要配套安装相关的环境处理和保护装置,对牛羊等牲畜的排泄物进行处理,制成其 产品,提升养殖水平,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扩大经济效益。在2012年,内蒙古制定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能够对养殖户进行更好的管理,从最大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改进牛羊的养殖环境,根据该实施方案进行牛羊养殖, 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在对畜牧区进行环境优化后,也能够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将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作为观光景点,建立公园、开心牧场、民俗生态园等主题乐园,定期举办相关的交流学习会议和展览,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也能够从侧面向人们说明牛羊养殖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牛羊养殖的收益。例如在每年在潍坊举办的畜牧业博览会,都会吸引更多人到场交流和学习,掌握更多国内外先进的养殖经验和环境污染控制经验,进一步促进牛羊养殖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2.3加强对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
在牛羊养殖过程中,粪便排出量较大,随意堆放和倾倒排泄物的现象严重,因此,需要对排泄物进行合理的处理,搭建粪便池对牛羊排泄物进行综合收集。粪便池的设置应当尽量远离牛羊圈,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滋生的细菌威胁牛羊的生命健康。此外,需要对粪便池的底部进行防渗设计,防止污水和有毒物质下 渗进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同时还应当保留部分空间用来存放日常作业污水,无需重新建立专门的处理池进行处理。另外,在对场地进行清洗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充分使用雨水,进行雨水收集,使用雨水清理牛羊身体和牛羊圈。目前,循环水改造再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种方法也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被推广和使用,将循环水和自来水混合使用,也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4大力推广健康有机饲料
饲料配比和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饲料制作和研发人员,应当在大规模生产饲料和将饲料投放到市场之前,进行试验,合理搭配营养元素,防止某种营养物质使用比例超标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科研人员应当积极研制无毒无害的添加剂,降低饲料中营养元素的流失,减少营养元素被动物排除体外 的数量。同时,由于与其他添加剂相比中草药添加剂有化学残留少、副作用小的优势和特点,需要进行重点开发和研制。
2.5加强对养殖户和监管部门的思想教育工作
牛羊养殖的主体是人,因此在养殖过程中,相关部门、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力量不容忽视,对这部分人群的养殖思想进行转变是对环境保护和对污染物进行防控的最好方法[2]。针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者,应当从自身做起转变以往的政绩观,不能够再走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老路,而应当严格依照国家和当地的法律法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持政策实施及监管的连续性和严格性。制定地方法规时,也要从牛羊养殖户的角度出发, 最大程度的保护养殖户和生产企业的利益。只有从思想上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才能够做到执法严格,各项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进而实现养殖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对于牛羊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更加需要思想上的转变,更加关注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牛羊养殖人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配合各项政策和条例的实施。
2.6 牛羊养殖中技术手段的使用牛羊养殖过程中,综合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养殖方法,能够减轻环境污染程度。循环使用牛羊的粪便,经过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种植。将牛羊养殖和农作物种植有机结合,实行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既能够优化牛羊养殖环境,又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产和绿色种植。另外,还能够将牛羊的排泄物进行发酵制成沼气,做成粪便饲料,进行堆肥处理,并因地制宜的进行生产和使用这些产品,努力加强技术手段在牛羊养殖中的应用。
3 小结
在牛羊养殖中,要对牛羊排泄物等进行综合处理,整合养殖阶段各类污染问题,选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做好养殖管理,强化养殖技术人员专业化培训,建立完善的产业发展链条。对养殖区域科学规划,强化技术应用宣传,实现绿色化、生态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 杜向鹏. 牛羊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 15(10): 109.
[2] 姬长燕. 牛羊养殖环境污染和防控措施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18, (3):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