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二声部合唱教学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刘大英 
[导读] 传统音乐教育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

        刘大英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     362200
        摘要:传统音乐教育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随着课程改革和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应用,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今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也为小学音乐二声部合唱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让二声部合唱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增添了很多乐趣。《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但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二声部合唱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偏重独唱或者单声部合唱,本文对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二声部合唱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 键 词:小学音乐  二声部合唱  “互联网+”   

        二声部合唱是小学音乐课中的重难点教学内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耐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可 以可以通过把音乐教学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一个鲜明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把多种表现形式集中在一起,共同为这一主题服务。积极运用“互联网+”,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有效地开展了音乐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互联网+”激发兴趣——体验和声美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提升二声部合唱的教学质量,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学习二声合唱的积极性并且进行专业的指导,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二声部合唱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让学生充分体验二声部合唱的和声美,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的欲望和热情,同时构建和声的概念,为提高合唱水平提供内驱力。
        例如教授《梦之船》一课时,教学伊始由小矮人的声效动画导入,一下子抓住三年级年龄段的心性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一个铺垫;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在分声部学唱完歌曲难点二声部的前提下,利用手机录像功能上传高声部的现场演唱,利用希沃白板5功能,在二声部合作演唱时,实时播放高声部演唱视频,以其带动高声部的音准,更好地完成二声部合唱,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新鲜有趣,学生不会枯燥地拿着课本唱旋律,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二、“互联网+”辅助音准——提高听觉能力
        小学生平时唱歌都是自己唱,所听的歌曲基本都是单曲,基本不会接触到合唱。

因此,在二声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准以及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听到另一声部而不受干扰的听觉能力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个音乐教师应以认真、耐心的态度为对待。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音准,让学生把音唱准是最基本的条件。但过度地让学生进行音准练习会让学生觉得烦躁,起到相反效的果。所以,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播放一些视频或者创设音乐游戏,劳逸结合。随后,培养学生的听觉记忆,引导学生去倾听其他学生的声音,能够让自己的音准、音调、节奏、咬字、声调等方面与整个团队一致。在这里我要推荐一下柯尔文手势。柯尔文手势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音准和听觉能力的培养,并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例如,上一堂二声部合唱歌曲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音准方面的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把每一个音唱准确,同时可以加入柯尔文手势并带唱,或者让学生跟着多媒体出示的手势演唱,这时要注意学生的音准、音调绝对不敷衍。 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二声部的长音练习,运用柯尔文手势引导一个声部保持不变,另一个声部则长音变化,开展两个声部音的逐渐转变,既能锻炼音准又能训练听觉能力。
        三、“互联网+”有效融入——优化合唱效果
        为了让合唱训练更有效,音乐教师要采用丰富多样的训练方法,尽量调动
        学生的训练热情。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声乐游戏、借助乐器演奏烘托气氛、 让学生进行轮唱等。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教师可以选择的合唱训练方法也有很多,但是考虑到要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合唱训练方法。
        例如, 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来指导学生完成合唱过程。 当教师在教学生合唱《龙里格龙》这首由传统京剧改编创作的“京歌”时,可以先给学生普及基础的京剧知识,让学生对京剧中的四大行当和四大功夫先有所了解,之后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都有一颗红亮心》京剧选段,让学生先了解选段中的花旦和老旦两个角色,让学生去模仿其中的唱、念、做。 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先播放歌曲《龙里格龙》的曲谱,之后再让学生去看歌词,让学生思考曲谱和歌词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唱曲谱,教师告诉学生如何进行分声部合唱。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曲谱,让学生跟随曲谱分声部演唱歌词,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分声部演唱进行指挥,指引学生完成合唱训练。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二声部合唱教学虽然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难点,但是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融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的合理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演唱二声部的水平,从而取得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相信在音乐教师的不断努力与探究过程中,一定可以把二声部合唱教学开展得越来越好,让小学生感受到合唱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静.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音乐二声部合唱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52)
[2]沈晓莉.浅谈小学高段二声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21)
[3]朱燕.农村小学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0(17)
[4]占小红.小学音乐课堂二声部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考试周刊.2020(20)
[5]杨娇.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31)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9年开放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二声部合唱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编号:kcx—2019042”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