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宋珊珊
[导读] 初中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应该紧抓学生的性格特点

        宋珊珊
        辽宁省凌源市万元店中学  

         【摘要】初中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应该紧抓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多元的教学方式,积极的引导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树立美的意识,能够运用美的眼光看待生活,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审美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比较活泼,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初中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应该紧抓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多元的教学方式,积极的引导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树立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美术兴趣,重视引导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才能够提高课堂的教育效率和质量,在任何的学科当中只要有了兴趣才能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学习上拥有强大的动力和信心,在美术学习中也不例外。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那么就算是再努力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所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就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引导学生爱上美术科目,并且提高相应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的引导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例如让学生观看多媒体《京剧》,让每个人创作一个脸谱,进而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应的美术教学主题来进行活动,培养学生在玩乐中发现美和记录美,并且教师可以讲解各种颜色搭配的奥秘和每一种颜色代表的生命力和特点,使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术,并且体会到美术的奥秘和乐趣。
??????? 二、 强化学生审美意识,感悟自然
        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美好的艺术在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美都是可以用美术艺术来进行记录。只要生活中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够感受到世间万物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的记录生活中的美丽景色,来进行教学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些关于校园美景方面的作品,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教师再给予一定的好评和鼓励,激发学生对绘画的热情和兴趣,并且结合着学生个人的情感记录,在绘画的作品当中使学生充分的理解美术的意义和真谛。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间接性地培养了审美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切实的感受到美术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来提高审美能力和价值观。
??????? 三、语言艺术与创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 课堂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地方,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情的激发。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愿意更多的表达自己。


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敞开,他们的个性与情感才能得以充分表现张扬,创造力得以发展,学生的心灵也能得以陶冶净化。
??????? 语言艺术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他的重要性就是有激情。语言生动、幽默等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调节课堂气氛。用孩子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更容易了解学生,学生愿意与教师亲近,"一切为了学生,服务与学生"是我的教育主导思想。时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自己心中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也可以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四、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创作潜力未能教好的开发。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在提倡全面提高的同时,要避免千人一面。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量体裁衣,多渠道并重为学生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研究并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挖掘和培养学生创作潜能。通过美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多方面、多途径寻找适合各个学生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
??????? 五、课外活动的建立和发展。
??????? 课外活动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学生能在自由的空间中进行各种美术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制定好计划,建立活动档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活动中,可以开设一个美术长廊之类的,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这样一来,可显示学生个人的绘画才能,证明他的进步和成长,同时激励和带动其他学生的发展。也可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并将其取得的比赛结果也作为美术教学评价的一个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更好地健全教学评价的机制。
??????? 六、情感教育 ,让美术教育走进生活。
???????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来源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美术课应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相结合。例如,在绚丽多姿的风景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树立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描绘壮美祖国山河,故乡的一草一木,培养爱国注意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绘画中,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等。
??七、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增强审美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各种教学设备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通过PPT来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名家作品、自然美景、文物收藏和建筑精品,从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多角度欣赏作品的方式。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特点来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并配以优秀的美术作品为背景,在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情操和审美,从多角度来提高课堂美术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美术和审美能力的目的。 ?????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教师应当真正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善于挖掘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有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以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切实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小组合作探討与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树立美的意识,能够运用美的眼光看待生活,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