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
西安市临潼区化工院中学
摘要:三学课堂是我国当前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主要是讲究真学、深学、和乐学,三个角度分别代表了教学中的真实性、学术性和趣味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办法。在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中,也以此为核心展开了相应的教学强化工作,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的强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探索高效教学办法。但目前来看,想要实现三学课堂的建设,还是需要充分的解决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是学生不理解生物知识的问题,因此,生活化教学策略成为了当前建设的关键。因此,本文将从三学课堂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全面展开三学课堂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三学课堂;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初中生物教学已经不同于小学的生物教学,其本身的难度已经开始增加,从原本的基础生物了解,逐渐发展为专业的生物知识探索,很多的学生还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内容,所以成绩开始下降。加上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趣味性不足,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能非常好的满足实际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如何建设三学课堂,强调真学、深学和乐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以生活化教学为核心,才能保证实际的教学效果,其具体的内容如下所述:
二、三学课堂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1.强化初中生物教学的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建设,主要可以非常好的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大部分的生物学科的内容,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因此生活化教学是从根本进行生物课程内容探索的方法,也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2.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理解性
学生不理解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是因为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理论性的,而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融入,就让教学的内容具象化,有着明确的真实体现,所以能很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三学课堂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境——促进“真学”
三学课堂是全新的学习理念,其中的一学就是“真学”,这是基于真实性理念而提出的教学策略,主要是为了防止在课堂中,学生听课但是无法提升学习成绩的情况出现,也就是杜绝学生出工不出力的表现。而情景化教学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改善办法。
情境化教学从物理意义上讲,它具有客观性,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中的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想这可能就是“三学课堂”说的“真学”。
比如在教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人体的免疫防线”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你知道每双未经开水烫过的筷子,有细菌多少个吗?(约1600个。)你知道一只未经开水烫过的碗里有细菌多少个吗?(约300个。)你知道七天未用热碱水清洗的切菜板上,每平方厘米有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多少个吗?(分别约为2000个和40000个。)你知道一个普通的健康者,每天接触到的病菌可达多少吗?(约10亿。)这些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本质上来说,生活场景的模拟,主要是强调生活内容能与课程有效的融合,这也就代表了在实际的生活中,需要不断的观察生活的内容,从生活入手,才能更好的完成相应的教学。
因此,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更好的满足实际的需求,从而保证在课程中,进行的情景还原是符合实际需求的,而不是所谓的凭空捏造,也就让课程内容更加的丰富,符合学生的既定课程需求。
2.实验驱动——促进“深学”
生物学科本身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因为其中的部分内容需要深入的探索,这种探索应该是基于对生物学科理论验证而出现的,所以也就是深层次的学习内容。因此要对应相应的“深学”理念,强调学习中的专业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通过探究性活动,能简洁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生物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比如在教授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的第二课时“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这一难点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腌萝卜。课堂上结合学生探究兴趣小组课前做的萝卜条实验,笔者设置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达成了这节课重要概念的构建,教学效果显著。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除了教材上的实验之外,我们还可以挖掘与生活有关的课外实验,利用校本课程的拓展实验,促进学生“深学”。生物的校本课程作为课堂的延伸,又是提升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生物核心素养极佳的舞台,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比如在教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人体的免疫防线”这节课的时候,课前教师指导并带领学生展开类比实验,选取的材料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要求的苹果,还可以选用香蕉、橘子、西红柿等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堂上交流展示,从而达到真正的“深学”。
3.活动探究——促进“乐学”
初中生物教学一直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是因为趣味性不足。而“乐学”的观念,所强调的就是其中的趣味性,通过趣味来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办法,能非常好的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随着课改的深入,“三学课堂”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观念,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快乐学习。比如在教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人体的免疫防线”中有关第三道免疫防线的时候,教师课前安排几个有表演天赋的孩子编演了一个话剧,主要人物有水痘病毒、其他病毒、淋巴细胞、抗体、吞噬细胞等。随着学生们活灵活现的演出,其他学生一下就兴奋了起来,很容易就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接着又安排了学生拼图模拟人体对水痘病毒的抵抗过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问题的抛出,学生们个個精神抖擞,睁大了好奇的眼睛,随后迫不及待地等待教师的精讲点拨。总体来说,就是以情景来带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初中教学中,生物科目始终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必然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三学课堂的建设,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如何实现客厅的全面强化,其中比较出色的就是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融入,生物教学中和生活相关的部分比较多,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的考虑到让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走入课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内容,也就能非常好的学习生物课程知识。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当前我国生物课程知识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提出了上述内容,详细的阐述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并且如何建设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三学课堂。希望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师能谨慎的参考其中的内容,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冉英.简析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J].才智,2020(15):67.
[2]卢晓.“三学课堂”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初中生世界,2020(12):52-53.
[3]冯荟萃,闫香慧,李艳红.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的应用——以“免疫调节”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83-84.
[4]杜俊宏,韩宁,王重力.初中生物学教学生活化——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