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鲁平
新疆乌鲁木齐市126中 830000
摘要: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念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由于对课程的认知不够深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致使初中道德课堂教学效果始终难以提升。本文就结合实践教学情况,探讨有效提升道德与法律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课时量不多,但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关和世界观的培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因此,通过道德法治课程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了解丰富的法律知识。由于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了机械知识灌输的方式,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这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师总是以较高的姿态面对学生,给学生讲解知识。因此,大部分的学生都比较惧怕教师。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也无法询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将知识点讲述给学生,很多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无法认真听讲,更有一些学生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相对欠缺。教师在面对班级众多学生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实现教学任务只能机械的进行讲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吸收。整体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太多的兴趣,更难以进行创新。因此,许多学生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这种状况严重违背了课程改革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要求。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教师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性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放低自己的姿态与学生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常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二)积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显得不够和谐,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的进行知识讲述,师生之间的关系显得并不平等。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况下,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与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相处,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周围的学生,逐渐融入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巧用课堂导入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程导入方式是新课程的开端。
有一个好的开端,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精心的设计课堂导入环节,选择最合适的导入方式,所设计的教学情境、选择的教学材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教学实际需求。所选择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应多种多样,可以借助诗词、时事新闻、生活案例、社会热点、视频资源等,如果导入环节足够新颖,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需要法律》时,教师在导入阶段先给学生播放了现实案例,通过生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最终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重新审视道德与法治课程。
(四)结合实际生活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知识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联系,都是生活当中的典型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给学生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场景,并结合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设计教学问题,深入挖掘学生生活当中的一些小的实例,并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了解学生的个人观念。例如,学生在学习《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师可以结合知识,内容创设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情侵犯了你与你的朋友的合法权益?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去解决?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设计教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五)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在当前的进行教育环境下,互动课堂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互动课堂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友好相处,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而且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互动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六)合理利用微课教学
在当前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微课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课时量相对较少,知识点相对较多,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实践是很难实现教学目的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教学方式,将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制作成教学视频,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分享给学生。学生可以灵活地调配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新知识,通过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知识中的重难点,实现学生知识迁移。还能有效地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了解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制定科学高效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姜国涛.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12):38-38.
[2]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J]. 女报:时尚版, 2020, 000(003):P.1-1.
[3]徐静.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