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董旭峰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董旭峰1 苏振华2
[导读]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类型建筑逐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建筑工程具备一定的流程性和程序性,安全施工管理更具备一定标准化的流程,施工过程中一个管理程序执行不到位都可能危及施工者的生命安全。
        1身份证号码:15022119820404XXXX;2身份证号码:23108319880503XXXX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类型建筑逐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建筑工程具备一定的流程性和程序性,安全施工管理更具备一定标准化的流程,施工过程中一个管理程序执行不到位都可能危及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在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重视施工安全,将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贯穿到整个施工管理流程中,对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实现施工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人员、材料、设备、施工技术、施工环节等各方面都要全面考虑,施工环境日益复杂,安全管理的难度逐渐提高。近年来,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不仅给相关企业造成财产的损失,更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形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为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人员、资金和设备的安全,建筑企业须建立和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建筑施工的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管理,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1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至关重要,施工安全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质量,也影响着施工效益,只有在工程施工开展之前针对工程做好各项准备措施才能保障工程的施工效果。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影响着施工进度,尤其是关系到企业的信誉,一些大型的建筑施工集团不只是看重工程的经济效益,也会重视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才能促进施工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建筑施工中,保障工程进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也关系到管理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各类施工问题的合理妥善解决,科学有序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保障工程顺利开展,不仅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稳定发展,也能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防止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2.1人员配备的问题
        现在仍有许多企业认为没有必要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有的企业甚至由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来当安全管理人员,这会造成一人身兼多职,或者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安全知识,那必将导致施工现场监督、监管不到位,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排除。
        2.2缺乏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切实执行。针对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必须要具备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要将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在管理过程中要设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在保障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以全面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率。
        3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注重人才培养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秉承着“师徒带教,以老带新”的模式,可以将老师傅的经验有效快速地传授给新进职工。但传统的管理方法渐渐地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与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培养更多拥有专业知识,新的管理思维、管理理念的人才,正如“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对每个企业也一样适用。年轻人实力提升了,必将撑起整个企业实力的提升。因此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务必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并尽可能减少人才的流失。


        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能规范建筑施工操作,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建筑企业应明确安全管理目标,掌握安全管理标准,为安全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建筑企业应落实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及业务流程等,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制度,为相关工作人员施加一定的约束。建筑企业还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工作量化标准,实施激励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3建立完善的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
        通过加强考核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能够确保施工企业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并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位,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名施工技术人员的身上,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施工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在工作岗位上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努力地完成本职工作。此外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质量考核,能够对现场所存在的诸多不良问题进行有效掌握,并结合实际问题制定完善的安全解决措施,有效控制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3.4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教育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绝不能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能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一方面建筑施工人员要努力学习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能等,另外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要全面普及好施工安全管理知识,针对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管理教育,开展施工安全专题讲座,强化其安全防护技能,并使用典型案例向施工人员贯穿安全管理理念,以全面优化其安全知识结构,使其具备良好的施工安全防护意识。对于新入职员工更要做好岗前安全培训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保障其形成良好的安全防护意识。
        3.5技术与现场相结合实现本质安全
        所谓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而这里要讲的本质安全是指,在施工作业开始前,施工技术人员便应在编制施工方案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施工环境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或者通过技术手段消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以确保施工作业开始后,作业人员不会暴露在危险的施工环境下,从而提高施工作业过程的安全性。这就需要编制方案的施工技术人员深入现场,与各部门协商,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障施工的进行。现在很多施工技术人员仍在“闭门造车”,甚至施工作业已经开始,才根据现场施工过程编制方案,这就是本末倒置了,施工作业,方案先行,施工作业的顺利安全进行,需要完善的方案作为保障。在编制方案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规避可能的风险,才能实现本质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效果好坏将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施工技术和人员配置到位,施工现场有科学的防范设施,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这样才能够确保项目工程安全稳定有序地向前推进,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白俊杰.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06):218.
        [2]周新武.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建材与装饰,2020(11):149-150.
        [3]刘欣.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126.
        [4]高晓勇.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风,2019(08):100+112.
        [5]郎丰星.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24):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