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的结合与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刘三星
[导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可供直接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郊外或山区,此类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工程测量为工程开发前核心技术内容之一,地理信息为其工程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山东恒瑞地矿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可供直接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郊外或山区,此类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工程测量为工程开发前核心技术内容之一,地理信息为其工程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文章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势、技术应用进行概括,从具体的应用实例出发,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实践中的问题,为工程测量有序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工程测量;地理信息
        引言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很多行业朝着更加便捷、更加高速、更加精确的数据发展,工程测量行业也开始进入到了飞速发展时期。工程测量技术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时代要求,能够有效管理各种具有空间属性的资源和环境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准确判断,辅助作图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决策和规划、设计提供了更加科学、可靠的数据依据,并为工程测量工作提供了数据的收集、分析、管理和决策的巨型数据资源库,为工作人员快速判断数据、使用数据、分析数据提供了便捷性,避免了很多的工程风险,有效地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地理信息工作原理
        地理信息简称GIS,其主要为一类三维空间信息系统,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结合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将空间数据进行收集、存储、计算、管理。位置、地理信息为LBS核心,空间经纬度坐标放置于特定地理信息中,可确定地点位置、方向等。用户利用相关技术,可进一步获取相关位置信息,查询并分析环境信息,为用户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地理信息对测绘工作较为关键,地理信息需经过对信息、数据等内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实物空间坐标,再利用测绘扫描设备将其转化为图像,最终呈现为实际数据信息。将地理信息与工程测量有效结合,提升工程与项目管理效率,减少行业管理人员工作量。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优势
        2.1节省时间和精力
        地理信息系统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方式,不需要人工外出进行实践测量,只需要带着测量仪器就能轻松完成数据的采集,大大节省了人工的工作时间,这种较为前沿技术的应用,利用互联网代替了人工的大部分工作,不仅能缩短工程测量工作流程,还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
        2.2时效性较强
        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式,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根据测量结果,得出分析数据图表,并且,该技术的使用还能够根据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因为地理环境不同而存在误差,测量结果相对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2.3准确性高,避免误差
        地理信息系统更多应用了计算机的实时监控性,更容易操作使用,增加了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同时,计算机程序的使用,从制图色彩和准确性来说,让制图更加完美,工程测量的结果也更加倾向于科学和有效,因此这种技术的优势也更加凸显出来,使得这种方法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测绘和制图方式。
        3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3.1信息的分析和查询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库的分层建立,能够进行人机界面和人性化的操作,当工作人员输入数据的时候,与数据相对应的分析图表就能够实时呈现出来,并且,空间图像处理后与原始图像的格式相同。
        3.2信息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功能
        除了能够查询数据之外,系统还能够对数据进行预测,符合智能化发展的需求,表现出了人工智能的某些前沿性质。该系统利用自身以往数据库的分析基础,当获取同类型数据的时候,就能对数据进行地理模型的建立,模型数据通常以函数形式展现,实现了对数据的预测和评价、指导功能,有利于规避一定的工程测量风险。
        3.3信息输出功能
        此外,系统还具有输出信息的功能,输出形式包括图像、表格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工作精确度也更高,既能相对节省人力,还使工作分工更加明确,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的结合与应用
        4.1获取数据
        工程测量过程中,获取的相关地理数据主要以基础形式表现,用户可利用视觉变量方式,展示地理数据的全部要素,并可实现分区、分图展示,给予用户不同的体验感,但此种显示主要以不同色彩、纹理予以区分,最终效果不明显。GIS技术在此类数据显示过程中利用各类软件,优化地理数据符号。
        4.2计算数据
        工程测量人员通过计算机,利用模型处理的数据完成分类后,将数据结果传输至计算机系统中,测量人员可利用GIS技术处理数据,再以专题图方式显示,为测量人员提供更直观的数据信息。GIS技术应用于该过程中,可避免数据受其他技术影响,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4.3信息查询
        GIS技术依据录入计算机内的地理数据制图,利用技术检索功能,可查询实际地理信息语言,如地理信息相关文字、表格、图形均可被检索。使用G信息查询功能,可避免测量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地理信息,直接在相关软件中找寻需要的地理信息,提升测量人员工作效率。
        4.4直观描述分析结果
        三维仿真技术使人们通过更立体形式,展示各类直观空间,工程测量环节中,GIS技术应用也可实现该目标。GIS技术将多媒体技术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改变传统文本图像和地图单一形式,使数据信息展示方式更具多样化,突破传统地理信息显示效果。
        4.5可视化操作
        GIS技术在可视化操作基础上,利用网络分析技术可直观展示工程测量结果,该数据结果不受时间、空间影响而发生变更,确保工程测量中获取数据的有效性,提升后续施工环节中利用此类数据的可靠性。
        5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践应用
        5.1环境配置
        系统环境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地理信息系统工作中备受重视,主要是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与输出要求很高,因而想要确保地理信息系统内部的配置优化和功能的完善,需要满足最基本的工作需求,以保证系统工作能够实现对数据和信息处理、输出的高稳定性,让软件和硬件兼容、匹配。工程实践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也很强,保证了系统的使用时长和质量安全性。因此,即使是日常的系统维护,也要加强系统软件的防御性,保证数据的存储安全和系统运行安全。
        5.2硬件环境
        一般而言,地理信息系统要求兼具多个信息处理的功能,因此对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对于只有网页简单浏览功能的工程测量客户端,硬件要求不需要太高,但是为了方便后期硬件的升级功能,工程人员仍需要硬件设备达标的综合系统,以配置系统的升级功能,为系统提供一些高度清晰的显示屏和高速度的客户端。
        5.3软件环境
        GIS对硬件的要求相对较高,那么,软件系统及网络环境也需要跟随进行升级,软件、硬件相匹配才能同步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才能保障运行环境的稳定性。同时为了增强系统读取、分析数据的速度和系统的流畅性,需要提升软件系统运行环境,因此,工程人员需要为系统配置较高性能的调解器和路由器等,提升软件的使用和下载速度,让整个系统的网络运行环境达到最优。
        结束语
        工程测量中融入地理信息技术,可提升工程测量质量、效率,可降低工作人员负担,确保工程检测数据精确性,为后续工程实际施工提供可靠性数据。将其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应用,可促进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减少项目开发成本资金投入,提升建设单位实际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耀辉,姚正明,刘爽.浅析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6):187-189.
        [2]许中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9):24-25.
        [3]孙佳宾,蒋军娟.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7):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