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中路线布设与路基设计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夏鹏 陈顺鑫
[导读] 道路工程作为我国基础工程,在建设道路发展过程中,对道路工程质量有着严格的标准,保证道路能够提升交通承受力,在人流高峰或者恶劣天气均无损坏。
        夏鹏  陈顺鑫
        (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道路工程作为我国基础工程,在建设道路发展过程中,对道路工程质量有着严格的标准,保证道路能够提升交通承受力,在人流高峰或者恶劣天气均无损坏。交通运输部门也要有着和谐交通理念,从而构建和谐发展社会。在建设道路时,减少破坏生态环境,掌握沿线区域气候、地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主要阐述道路工程中路线布设与路基设计要点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线布设;路基设计要点
        设计路线布设和路基的情况影响着设计公路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决定着今后施工情况。工程建设方、投资方等要重视设计路基和路线布设工作,设计部门要根据质量标准和公路工程要求合理设计路基与路线布设,从而使道路工程开展能够更顺利,增加道路施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一、设计道路工程的原则
(一)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在道路施工中要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深层次的挖掘,遵守和自然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丘陵道路时,此地行的道路坡度设计行驶要考虑历史情况和实际情况,并开展挖填工作,减少破坏地质条件。若是在陡峭地段开展施工,不可直接地开展挖掘工作,要实施桥梁通行的方式,防止有埋填不均匀的情况产生。在设计山区地区时,要选择合理化的挖填隧道方式,减少破坏自然环境。
(二)选择最合适的计划
        山区道路工程的条件会限制线路的走向,并且也会影响到工程成本、施工进度以及安全性,此些因素决着道路工程质量。在开展道路工程时要远离断层,防止出现坍塌的情况。如果是无法避免坍塌区域,设计人员可使用桥梁或者减小路堤高度的方式解决此种问题。若是遇到岩溶和中空地质条件时也要先避开,仔细测量中空地形与岩溶,保证设计的方案最理想[1]。
(三)考虑自然环境
        在设计道路工程时,设计线路和自然环境相同,保证设计道路工程有着连续性,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暴露四周的自然环境为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如果道路工程满足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则能够使司机行驶道路视野更宽阔,心情更加舒畅。
二、设计道路路基相关策略
        设计道路路基内容包括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边坡,若是道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填深挖路段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勘察地质,实施支挡设计工作,防止产生地质灾害,增加施工难度和造价,延长工程的时间[2]。
(一)设计高填路堤
  在设计路基的过程中,若是路堤边坡高度比填方路基大20m,此种路基被称作高填路基。高填路基施工不易控制最佳的含水率,无法保证压实度,在运营后,车辆反复碾压,使路基固结沉降,从而产生开裂或沉降的情况。在陡峭的横坡高偏填方边坡中,也容易有路基失稳滑动的情况出现,因此要特殊设计高陆地。首先要勘察地质地层岩性与地下水,并且要结合废方数量、地形地貌和路基填料开展设计工作,若是地面横坡陡峭,坡度为1:5,则要稳定验算的情况,并且设置支挡构造物,根据要求开挖台阶。若是地基中包含着软弱土层,要先明确软弱土层和软土层厚度。

并且使用碎石桩或者片块石填筑路基,若是高路堤有硬塑状粉质粘土,则此地基不可被称为软弱地基。若是土体作为高压缩性土是直接填筑,会有沉降情况产生。处理此类地基是按照地形条件选择碾压或强夯的方式,只有开展分层填筑和压实,才能够保证地基压实度符合设计标准。设计高填路基要开展稳定性验算,计算方法通常使用的是数值分析法和传递系数法,因此安全系数应大于规范的标准。
(二)设计路堑
        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在开展路堑设计工作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坡形、高度和地质条件等,保证合理开展路堑设计工作,使其符合道路的标准。在设计路面形式和坡度时,也要考虑施工方法、土质和工地环境等因素,有效结合施工边坡和稳固边坡,实施有效方法进行分析和检验。在施工中经常会有突发情况产生,比如陆坡边界高,若出现此种情况,要根据道路地区、地质情况开展挖掘,保证使其呈现出台型或者折型的形状,并且也在边坡一侧安装滚落台,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地下排水沟[3]。
(三)路基填挖工作
   在道路工程中被开挖的路段土质俗称岩石地质,要应用填料填充来构建路基,若是上至为土质,要选择最佳渗水功能的材料,交接处要安装土工隔栅。根据地下水渗出情况和地质水渗出情况设计地下渗沟,在挖掘时也要设计地下排水沟。设计的排水沟分为两种横式和纵式,设计人员要根据设计需求选择设计方案,保证设计道路工程更加健全。
三、设计道路工程路线布设
(一)超高
        在设计道路工程时,要合理设置车辆高度,设计高度的情况要结合线路情况开展分析,保证线路有着安全性。按照车辆结构和行驶速度计量对应值,并且要重视道路下坡反超的情况,结合多种安全因素开展设计工作。因不同道路情况存在差异,对车辆最大高度也有着不同标准。所以限高标准要符合车辆的标准设置,更好的约束货车高度,避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使司机在道路上安全出行。
(二)平面线形
        在规划平面线行驶时,选择道路路线要远离居民区。设计道路过程开展中,道路平面线形要选择曲线,并且和地形的起伏相同。将曲线作为基础开展定性工作,能够增加设计过程的自由度,保证线形间能够连贯。在设计曲线时,需要选择合适曲线半径,因此要综合多种因素结合道路情况开展设计工作,保证线形能够始终维持连贯性。
(三)视距参数
        道路视距和道路行车间有着密切联系,设计道路线路时也要考虑行车视距的情况,并且开展设计工作,保证道路运营安全。同时要考虑道路车辆摩擦力、行驶速度等内容,将考虑内容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合理应用软件构建三维建模。通过此软件呈现的效果图检查设计道路工程的合理性,把控倒道路视距在合理范围内,为司机提供优良视线,使其能够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为人们出行提供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道路工程时,要考虑交通安全以及环境协调性,从而明确设计道路工程施工计划。在设计道路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线性行驶方案,保证布置视觉间距最合理,使用科学且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优化配置设计方案,满足安全性和环保性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红梅.研究公路工程设计中路线布设及路基设计难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0):15-16.
[2]巢文,乐欢.基于路线布设与路基设计的公路工程设计及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0(10):117-118.
[3]龙飞.基于路线布设与路基设计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