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露露
北京地星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相关的设计管理人员要以生态城市理念为基础,对城市规划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我国城市的现代生态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生态理念
1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生态城市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下的必然需求,满足了城市的自身健康发展需要,在我国的城市发展道路中,生态城市理念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建设生态城市、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推动人类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够实现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相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不同于城市物质环境的建设,而是将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因素融合在一起,使生态城市建设向着更全面的方向拓展。生态观念的覆盖范围更广泛,将城市看作一个巨系统的话,那么在系统中自然是基础,在自然基础之上才能够建立起经济、社会、文化等子系统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城市看作一个开放系统的话,则需要城市和周围的区域城市环境等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上的交流,保证自然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稳定,将人作为中心建设城市生态系统,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复合人工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运行效率的提升,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满足城市居民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结合城市居民的精神追求、构建起符合人类发展的运行机制,建设舒适、安全、平等、公正的城市社会环境,在众多子系统的协调之下,推动城市建设的进程,保证城市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2.1与时俱进
生态城市的规划以及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人口以及交通等方面息息相关,在人口剧增的
时代背景下形成了对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只有确保其之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才可以保障生态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按照现实状况科学合理地对规划方案实施调整,使其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2.2生物多样性
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动态平衡和稳定状态的密切关联,生态系统结构愈复杂多样,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也会相对更强,对于构建起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城市理念下,应以生物多样性为原则指的就是在城市的范围内,除人类以外的生物体应在规律结合的前提下,体现出较强的生态系统分异程度、物种分异程度和基因分异程度。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和岩土、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共同构建起城市的生态环境基础,体现了生物、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应以生物多样性为原则,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地球物质循环和能量代谢以及丰富度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在相对较为狭小的城市面积上,为人们提供切实的服务与保障。
2.3整体协调
人口数量的增加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城市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的力量,但是如果人口数量太多的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原来的生态。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改进人口结构,对人口数量的增加情况进行控制。不仅如此,还应该平衡好不同区域环境以及土地的利用率。协调好区域之间的关系,处理和改进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途径
3.1系统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新理念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规划引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必须立足于城乡发展全域空间,按照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编制规划,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探索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3.2科学树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
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主要是指构建绿色生态城市的评价系统,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低碳生态规划指标要以节能减排为基础,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生态城市的发展是以绿色为基本理念,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所以在规划设计工作中,会受到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制约与阻碍,而落实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不仅能保障生态环境发展与规划的可持续性,还有助于绿色交通理念的落实,增强城市功能建设的有效性与利用率。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低碳生态规划指标的科学树立,积极的寻找与控制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与误差,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提供科学的引导与约束。
3.3科学运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所描述的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以及利用自然规律,确保城市一旦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够使得城市发挥快速吸纳雨水、展开排水的工作能力,这同样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以及未来规划设计所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另一个层面展开分析,构建海绵城市能够不断增强,城市对雨水的存储、净化以及排除能力,能够保证城市规划中的抗洪涝能力处于相对科学化的状态,避免海绵城市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水涝问题。注重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概念,是相关部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只有概念明确后,才能够从整体上对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工作有一个明确、深刻的认识。
3.4加强生态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内容,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多,为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城市交通管理的建设规划方面,要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每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不同,因此对于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车流量的状况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生态城市的交通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如果城市的车流量较大而且容易造成拥堵,就需要加强对于地铁以及城市公交的应用发展,通过这两项公共交通工具来缓解人们日常出行的压力,同时通过加强地铁与公交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更好保护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对于城市交通道路的规划设计来说,要加强对于主干道与支线的设计,主干道的路面宽度需要经过综合的计算分析,让人们能够更加顺畅地通过,从根本上减少拥堵的状况,通过加强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城市规划的设计质量,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3.5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编制新方法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为此规划必须坚持开门编规划,加强公众参与,将共谋、共建、共享、共治贯穿规划工作全过程,广泛凝聚社会智慧。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基于城市地域自然生态风貌,突出休闲康养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供给,创新生活圈布局模式,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4结语
生态城市规划是新型的城市规划,是从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利用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打造适宜居住的环境。生态城市规划需要城市建设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从而形成高效低碳的城市生态环境,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内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柯帆.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7):199-200.
[2]田鑫,赵彬.生态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2): 148-149.
[3]刘晓静,赵斌峰.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0(6):106-107.
[4]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7(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