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恒
宣恩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湖北省恩施州 445500
摘要:目前,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处于主要地位。生态建筑设计是城乡规划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实现生态与建筑的互通起到主要作用。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以整体性和节约能源为前提,坚持因地制宜,增加自然资源利用,积极引进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原则。从而提高城乡规划设计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城乡规划和生态建设的含义,阐明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进一步探讨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策略。以供同行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建筑; 设计探讨
引言:
在中国,绿色植被正在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资源稀缺。这些生态问题将阻碍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深人们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引起人们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问题的关注。城乡规划设计是当前城乡发展的第一步。生态建设主要是合理利用城乡建设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城乡资源。在此基础上,将绿色生态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城乡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应该整合和协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融合,达到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目标,促进新城乡居民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规划和生态建设的含义
1、城乡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经济发展,资源共享和文化联系的规划和设计。城市规划不是指我们与农村之间的物质规划和设计。规划设计主要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和强调城乡规划的产业结构和周边环境,以进行统一的建设。要更好地实现城乡规划的完整性,改善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设,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条件。
2、生态建筑
在房屋建设中,不仅要考虑房屋的基础建设,还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土壤地形,当地的生态环境等因素,以完美解决房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也可以将建筑物的自然环境和当地风俗为设计特色元素。要选择使用具有环保,绿色,生态意义的建筑材料。如今,许多建筑材料都是从大自然的资源中人为制造提取的。如果这些建筑材料使用不当,将会对自然造成严重伤害。一些木头和石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时间使用会威胁人们的健康。
二、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应遵循相应的原则,以保证城乡规划设计的质量。首先,应遵循整体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平衡,协调与统一。一方面,城乡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以实现生态目标,同时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要注意保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城乡规划设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1]。第二,要遵循节能的原则。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应尽可能减少各种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减少有毒,有害,污染严重的材料的使用,增加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和循环再利用,以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或在建筑物的空调系统,电气系统中减少传统能源的应用,增加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应用,从而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最后,应遵循经济合理性原则。具体而言,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不应在忽略成本问题的同时盲目追求低能耗,低污染。
三、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策略
1、创新设计理念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设计时,首先要引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改变传统观念,充分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观念,要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之上加以修改和创新,抛弃不利于生态建筑设计,让部分城市规划设计与传统观念有机结合,使生态建筑设计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做好实地调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统筹规划,促进生态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设计的协调发展。
2、加大对新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由于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通过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技术在建筑领域不断创新。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在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的同时,还要积极应用新技术、环保材料,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比如,灵活运用各种现代技术,解决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提高城乡规划设计质量。泡沫铝等材料的大量应用即降低了建筑成本又大幅减少了污染。
绿色环保材料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基础,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入环保材料。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安全问题;建筑材料不合格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基本原因。因此,需要引进相关的绿色材料,使生态建筑设计顺利进行,新型的隔热材料主要由三层网状隔热材料制成,通过中间的材料对外层玻璃反射阳光产生热源进行热能吸收,最里面的吸热层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起到隔热的作用。
3、维护生态平衡
维护生态平衡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任务。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阳光的高效利用,使阳光更好地进入室内。例如,根据反射原理使照射在中庭的光线折射进房间。同时,绿化也是城乡规划设计的重点项目之一。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可以采取建造绿色屋顶的方法来增加绿化面积,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居住环境。
4、加快城乡制度改革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要加快城乡体制改革,加快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应用。在城乡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及时纠正那些对城乡规划设计和生态建筑设计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为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力推进城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建筑方面的因素,确保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设计的协调。
5、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生态建筑设计要在城乡规划设计中,把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建筑理念中融入生态理念,使建筑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出自然环境的独特调节功能。这样才能够体现出生态建筑设计的根本意义。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应注意不能大规模地改变原有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只有这样,城乡规划设计才能与环境有机结合,实现共同发展。
结束语
为了将生态建筑设计应用到城乡规划设计中,我们需要在设计理念、人们的思想、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做出改变。根据目前已经启动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城乡建设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资源,实现更高效的生态建设,使城乡规划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金美岑.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3):114-115.
[2]邓勇.试论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32):66-67.
[3]崔方凝.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运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1):12.
[4]徐韩嫣,胡芬琳.浅论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20):125-126.
作者简介:郑晓恒(1992-06-25),男,土家族,籍贯:湖北省宣恩县,当前职务:白泥坝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规划),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