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聪
45092219911024****
摘要:当前,随着建筑行业在现代良好的社会形势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细化管理则是诸多管理方式中十分有效的一种,其主要是促进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形成完整的系统。其贯穿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引入精细化管理,不仅有助于成本的降低,而且有助于质量的提高。施工过程中应深入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建筑项目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全面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水平,保障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本文在此从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出发,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几个关键要点。
关键词:质量;安全;进度;成本
前言:现代管理学将科学化管理划分为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三个层次,这三者之间是层层深入递进的关系,而精细化管理则是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管理者深化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水平的外在体现。
一、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建筑企业根据系统化、精品化、细节化的要求,采取标准化、程序化、数据化措施,确保建筑工程各环节准确、高效、按时保质地实施。其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作为分析判断问题、考察评估对象的依据,使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的管理;利用量化的数据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并对管理进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服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校正管理行为。
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需要将精细化管理理论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实施全面的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目的在于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能够在工期内顺利完工。
二、实施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几个关键作用
首先,在施工之前对于未来的问题能够进行很好的预测,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施工中能够准备的更加的充分,施工后对于存在问题能够进行很好的解决,能够很好的进行跟踪。其次,提高了安全施工与效率。我们进行工作精细化,对于安全隐患问题都在萌发的阶段被发现,不是原来的,已经造成危害之后的后期的管理,反过来大大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最后,管理更加明确化。一旦出现问题,很快就会找到问题的根源,如果进行责任认定时,就不会出现任何的争议问题,对于成本的控制也会更加的精确。
三、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几个具体的实施要点
1、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能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有序进行,还可以节约成本开支,为施工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建筑工程中标后,应充分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技术、机械、施工以及人员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在施工现场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需经过反复的讨论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确定后,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方案规定认真实施,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反映,经由方案制定人员讨论作出相应的改正,使得施工方案能够完全契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有用处,用到实处”。
2、严格落实施工材料和设备质量管理
首先,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运送到施工场地的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并仔细核对材料的数量、规格、形态等是否与设计方案中的要求相符,一旦发现有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应及时联系厂商更换材料。其次,应做好材料存放的工作,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存放,以免材料在存放过程中由于受潮等原因而发生质变。最后,应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3、坚持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流动性很大,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因为随着工程的进展,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进出现场,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也随之进入或撤出现场。特别是施工材料,种类多,消耗大,哪些材料该进,哪些材料要缓进,进多少,都要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调动调整。如果让不该进场的进了场,就会造成现场拥挤混乱,不但影响施工的正常秩序,影响到施工进度,还可能造成窝工和浪费。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对项目经理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项目经理必须熟悉掌握各工序,对各工序所需的人力、物力进行准确测算,并根据场地、环境、条件指挥调度,才能使现场管理有序,工作效率高。
4、做好施工工期和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工期和质量是一个工程能否完全执行合同、达到规范治疗要求、有效控制施工和业主成本、达到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工期和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以下二点:一是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材料供应情况,制定工程总体控制网络计划,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按进展阶段的不同,分解为多个层次,再按各层次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阶段目标,通过对分阶段目标的控制来确保总体目标的完成;加强施工管理,抓好施工中的统筹、协调与控制,抓好关键工序进展,做好工序衔接,综合工程施工的每一环节、细节进行全盘策划,周密考虑,实现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二是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工程师、施工班组进行质量检测工作,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质量控制体系;严格工序管理,对于每道工序施工,都要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并坚持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坚持上道工序施工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
5、加强现场的动态安全管理
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全过程动态管理现场安全施工,保证一线施工人员能全过程按章作业。深入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经常性地巡回检查,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住细节; 盯住薄弱环节,消灭死角,合理编制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同时,新思路的开拓和新技术成果的运用在安全生产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6、对成本目标进行细化,贯彻目标责任制
在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中,许多因素会影响过程管理的效果,所以要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对管理工作和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在此工作中,可以将成本管理目标分解落实于各个部分或者工作人员身上,并将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作为管理对象。也可以将成本目标细化到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中,将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当做成本控制对象。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管理目标进行细化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并贯彻目标责任制与责任追求制以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7、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首要任务在于不断更新管理技术,确保施工各方面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工艺的精细化管理,保证施工工程高效完成。施工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需要按照工程要求以及施工节点标准图库来制定合理的施工图纸,减少误差。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分析研究,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当中要了解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认真准备施工并对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对整个施工过程要进行交底,全面准确分析图纸是否正确,对于施工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不合格的施工图纸不予通过,经过后期修改符合实际工程要求以后才可以通过使用。通过施工工艺精细化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促进施工有序进行,确保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
四、结语
综上,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细化施工内容和施工工序,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实现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方面管理和控制,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郭慧芝.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7,43(36):247-248.
[2]李政旺.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J].福建建材,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