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媚
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0
摘要:齐文化影视城的总体布局依据现代城市规划的相关规范满足其城市基础建设功能及影视城的需求,最大限度还原古代城市的布局形式,依据春秋战国《考工记》中记载的布局手法“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设计多个宫殿群。齐文化影视城建筑风格囊括了春秋战国至民国南洋建筑的风格特色,最大程度上为影视拍摄提供各朝代的外景拍摄取景。
关键词:古代建筑;规划布局;影视城
Abstract: The overall layout of Qi Culture Film City meets the needs of its urban infrastructure function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cit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norms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restores the layout form of ancient cities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designs a number of palac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layout techniques record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War State's "Exams", "Left-Zu-Right Society, Face-to-Back City". Qi culture film and television city architectural style includes the Spring and Autumn War State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Nanyang architecture style feature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for film and television shooting to provide the exterior of the dynasties shooting scene.
Keywords: ancient architecture, planning layout, film and television city
据历史考评,中国古代建筑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虽然朝代更替不断,但建筑文化却是传承不断,并不断发展进步,从未间断。在城市规划、建筑群组布局和单体建筑设计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成就,形成鲜明的建筑特色,在世界建筑历史发展中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现存古代最全面的建筑造学专著为李诚的《营造法式》,它集制度、功限、材料等营造之大成于一书中。
山东淄博齐文化影视城的规划布局以参考古代宫城的规划手法来进行布局建设,拟打造出一个从古代到近代的文化建筑群。除最重要的目的(影视拍摄)外,意在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描绘出中国建筑的独特风采。淄博齐文化影视城的规划设计,正是设计团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初步尝试,愿与业界同仁探讨。
一、项目背景:
1、影视产业发展所需——市场热
当下,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和地位不断上升,影视行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中表现最为抢眼的一抹亮色。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我国电影票房高达203.63亿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2/3。
2、齐鲁文化发扬所需——文化源
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创“东方齐系”为代表的齐鲁文化,百家争鸣、孔孟儒学、黄老之学、稷下道家、管子等继往开来,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3、地方经济发展所需——文旅行
文旅产业的方展已成为各地绿色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项目地所在的临淄区正是齐国旧都,是齐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必需提升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的平台。
二、规划理念:
中国古代都城大都以一面或两面临大城(外廓),有的还把王宫建为附在大城角处的小城,不论宫城是否在全城中轴线,必有一面甚至两面临外廓。当时的考虑是为统治者所居的核心地区服务,为政权安危所系。现齐文化影视城没必要参考此布局手法,依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服务,规划出最合理的建筑布局形式。若碰到影视需要体现古代城池的这种布局形式,可借助3D电影技术来表现。
三、规划结构:
齐文化影视外景基地规划参照中国古代皇城的街巷式城市规划法则,将影视基地大致划分为矩形或方形的规整平面,体现古代城市对称布置和矩形风格街道系统,可分为
五横四纵18坊
七国行辕状如北斗
一轴一带
的水绿交融特色空间结构。
北斗七星:七国行辕呈北斗七星分布。
一轴:由尚齐门(南门)向北延伸国君府、宗庙祠堂、贤韵阁、明月阁、北海门组成中轴空间。
一带:齐国繁华街、秦汉文化街、唐宋文化街、明清文化街、民国文化街组成中国历史文化带。
四、布局特色:
唐宋时市里制城市和由市里制向街巷制转化,形成矩形街区和街道网络,至明代以后,城池建设逐渐形成开放的街巷制城市。故本案中延续古代城市的对称布置和矩形网络街道系统,形成一个四门方城、开历史祥瑞;七国行辕、筑春秋战国;千年长街、展文化之脉;中轴宫殿、演人文经典;东居西耕、树桃园人居;凤凰山水、秀千古齐都的特色鲜明布局形式。
1、四门方城,开历史祥瑞:
齐影城规划依照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方法,《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整体体现宫城一体的四方规划,四个各具特色的城门位于齐影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犹如四方神兽镇守城市四方。
其中最为重要是南门(尚齐门),城门与古齐国城墙结合为一体,其设计要求为:
城墙,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由墙体和其它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设计上遵循古代方形的城墙建设旧制,尽可能复原齐国当年古城墙的风貌。
古齐国城墙主要由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等部分构成。古城墙结构层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做法,面层做法还原古齐国当时的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的原始面貌。
城墙由于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做法,城墙内部可留出大量空间作为城墙内部商业街,合理布局建筑空间。
2、七国行辕,筑春秋战国:
七国行辕,以春秋中后期秦、晋、燕、齐、鲁、吴、楚七国为参照,在影视外景地建设七国行辕标志性建筑体。
七国行辕以春秋战国的地域文化打造的七个高台单层重檐建筑,以北斗七星分布,展示春秋时期各国不同文化风貌。满足影视剧拍摄表现春秋时期各国人文文化的不同影视要求。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繁荣昌盛。
3、千年长街、展文化之脉
齐文化街:古齐国主要繁华商业街市,其中各式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南货北珍,展示着古齐国鼎盛时期的经济繁荣、通商各国的盛况。以水系为纽带再现春秋时期古商业街的繁华景象,并与魏、楚等文化商业街连接在一起互成网络,打造春秋时期特别是齐国工民、商业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而“致天 下之民,聚天下之货”的繁华景象。
汉唐宋文化街:以高阳门为起点,高阳城门外围以典型的唐宋风格建筑形成文化商业街区,为影视外景地丰富外部业态环境营造一个引领性的区域氛围。
明清民国文化街:以北海门为起点,以明清民国文化的建筑风格群落与其他区域形成一个中国古典建筑演变的延伸,成为既能满足影视外景地多功能场景拍摄需求,又能成为外景地发展完善文化娱乐旅游的丰富景点区域。
4、东居西耕、树桃园人居:
特色民居院落依托地域特点,传承时代文化;注重文化特质,丰富建筑内涵;强调环境的融合和肌理的延续。在整体设计中利用环境优势,营造生态景观,建筑群体布局强调与环境的连体与融合,充分利用景观价值,强调与自然的共生,建筑与环境共同营造富有特色的新区整体空间。
在空间结构上遵循了传统建筑的布局格式,延续了传统建筑一贯采用的覆瓦坡屋顶,根据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吸收了当时的建筑色彩及建筑风格,能自成特色。
建筑在外观上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灰色坡屋顶、筒子瓦及一定高度的墙院围合方式;材质上多选用地域色彩浓厚的灰砖,形成雄浑、宏大的气势;空间结构上则是尽可能多地设计庭院空间,以追求四合院的全包围形式。
5、凤凰山水,秀千古齐都:
规划区外西部凤凰山,自然的土质山体结构和植被生态,很适合影视外景地自然景观的拍摄,尤其山体和影视外景地是结合在一体的景观场景,是很重要的景观背景。假如山体再发展建设有其他的建筑体、建筑物,势必会严重影响影视外景地的拓展,限制影视外景地的再发展。
我们计划将凤凰山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齐文化之凤凰文化的山体景观带,古凤凰文化是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将围绕凤凰山营造出一个古凤凰文化发源地的大文化概念,为齐文化增加丰富唯美的色彩和内涵,其中山顶巨型古凤凰图腾,山体四周遍布的凤凰千种造型和凤凰文化衍生品等将具有极大的旅游文化价值,自然的土质山体适合种植多种观赏花期植物,能够营造一个五彩缤纷的多彩自然生态大花园。为影视外景地的发展、拓展,提供出巨大的空间。
结语:经过对上文的描述与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大体上采用了古代城池的布局形式,但又不拘泥于古制,利用现状条件,满足各种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程现出一个未来的文化航母—齐影城,集春秋战国、千古名相、轴心时代、齐影再现的影视文化城。
参考文献:
[1]傅熹年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设设计方法研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2)
[2]张浪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05)
[3]刘清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空间布局手法[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7(000)001